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骄惰的意思、骄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骄惰的解释

亦作“ 骄堕 ”。骄纵怠惰。《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岂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 宋 王安石 《省兵》诗:“骄惰习已久,去归岂能田?” 宋 岳飞 《奏画守襄阳等郡田札子》:“﹝ 金 人﹞所爱惟金帛子女,志已骄堕。” 明 张居正 《答巡抚高凤翥书》:“以骄惰不习之兵,当 瓦剌 新鋭之虏,其势固不敌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 唐太宗 对朝臣说,我不打 突厥 ,反送给金帛,为的让他们骄惰,以便一举消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骄惰”是一个由“骄”和“惰”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需拆解分析其含义:


  1. 本义指“自满、傲慢”,如《说文解字》释为“马高六尺为骄”,后引申为态度上的高傲,如“骄矜”“骄兵必败”。古文用例可见《论语·学而》:“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2. 意为“懒惰、懈怠”,如《礼记》中“惰慢邪僻之气不设于身体”,强调行动上的懒散和不积极。

  3. 组合义
    “骄惰”通常指因骄傲自满而滋生的怠惰心态,即因自视甚高、轻视他人或事务,导致行动上消极懒散。例如:

    • 古代君王若骄惰于政,易招致国家衰败;
    • 现代职场中,若团队领袖骄惰独断,可能影响整体效率。

注意:此词多见于古文或特定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需结合上下文理解。若您有具体出处或语境,可进一步补充以便精准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骄惰

骄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可以拆分成“马”和“木”两个部首。其中,“马”代表了动物,表示骄傲和高傲;而“木”代表了树木,表示懒惰。综合在一起,骄惰表示一个人非常骄傲而又懒散无为的状态。

骄惰这个词来源于古籍《易经》中的一句话:“骄者大邦之首,惰者其敌也。”在这句话中,骄惰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高傲而又懒散的状态,意味着这种状态会导致人们失去自我约束和奋发进取的劲头,最终会被其他人超越和打败。

在繁体字中,骄惰的写法为「驕惰」,与简体字形式稍有不同,但仍然保留了“马”和“木”的部首。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骄惰的字形比较复杂。在《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驕」的上半部分写成「骨」,下半部分写成「駒」。而「惰」的上半部分则写成「惡」,下半部分写成「心」。

以下是一些使用骄惰的例句:

1. 他虽然有才华,但骄惰的性格很容易让人失望。

2. 骄惰的人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3. 不要让骄惰成为你的习惯,否则你将无法取得任何进步。

一些与骄惰相关的组词有:骄奢、骄兵必败、骄阳似火。

骄惰的近义词包括:懒惰、偷懒、散漫。

骄惰的反义词有:努力、勤奋、刻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