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操守的意思、操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操守的解释

[moral character (integrity)] 平素的品行

详细解释

(1).平素的品行志节。《新唐书·裴度传》:“ 度 退然纔中人,而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善占对。既有功,名震四夷。”《明史·刘宗周传》:“未有操守不谨,而遇事敢前,军士畏威者。”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一切应办事宜由股商中慎选一精明干练、操守廉洁之人综计出入。”

(2).执持善行,固守志节。 宋 苏轼 《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辞恩命不允诏制》:“卿昔在諫垣,首开正论,出入滋久,操守不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此説却是正理,如吾儒易簀、结缨之类,皆是平日讲贯得明、操守得安、涵养得熟,视生死如昼夜,故能如此不乱。”《再生缘》第三二回:“要学 长孙 贤后德,必须操守在深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操守是汉语中表达个人道德品质与行为准则的核心词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操守指“人在品德和行为上的一贯表现,强调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例如“廉洁的操守”常用来形容为官者拒腐防贪的坚定态度。

从词源分析,“操”原意为“持、握”,引申为“掌控自身行为”;“守”则指“保持、遵循”,两者结合后形成“坚守道德准则”的复合含义。这一概念可追溯至先秦典籍,《孟子·尽心上》中“守身为大”即强调对自身德行的守护,与“操守”内涵相通。

现代语境中,操守多用于职业伦理领域。例如《中国职业道德纲要》将“职业操守”定义为“从业者基于行业规范与公共道德形成的自律准则”,涵盖医生救死扶伤、教师诲人不倦等具体行为标准。在学术研究中,操守常与“诚信”“责任感”等概念关联,如《伦理学通论》指出,操守的稳定性依赖于主体对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统一。

需注意的是,操守与相近词“品德”存在细微差异。据《汉语近义词辨析词典》,品德侧重内在道德素养,而操守更强调对外部行为规范的实践坚守,二者共同构成个人道德体系的双重维度。

网络扩展解释

操守是个人在道德、行为和原则上的坚持与修养,具体指平素表现出的品德、气节和处事原则。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品德与行为准则
    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品行表现,强调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如正直、廉洁、守信等。例如《新唐书》提到裴度“操守坚正”,体现对正直品格的坚持。

  2. 气节与原则性
    表现为面对利益诱惑或压力时坚守本心,如孟子所言“独行其道”,强调不因外界因素改变自身原则。

  3. 职业与角色规范
    在专业领域,操守体现为职业道德,例如金融从业者需“忠于信合事业”,不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

二、应用场景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古籍例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不同领域的操守要求(如职业、学术等),可参考搜索来源中的具体案例与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阿纨白色收入柏子户半折抱道变色易容表灵惨笑长卷常平惩贬崇庳楚虐刺临大喜过望瞪目动因鹅绒风琴浮龙国美骨像澔旰皇竹翬服箭笴轇輵嘉选驾御金悬酒盘钜典开水累子梨花鼓离局懔栗纳喊跑外砰砰平陂繦褓凄悼青兽趋背曲阁曲逆髯须参军台基跳起来頽沱土造王功亡日王子晋围簇五节侮骂先友嚣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