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竹。竹表面有白色粉末,故称。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三:“ 晁子 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絶倒,諛墓得霜竹。”此指 文与可 画的竹。
(2).竹名。竹皮白如霜,大者为篙,细者为笛。因借指笛。 宋 黄庭坚 《念奴娇·八月十七日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词:“老子平生, 江 南 江 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 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宋 辛弃疾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词:“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霜竹”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竹子的品种或形态
因竹竿表面覆盖白色粉末,形似霜雪覆盖而得名。这种竹子的特点是表皮白净,常用于制作器物或建筑材料。
借指笛子
部分文献中,“霜竹”特指竹皮白如霜的竹子,因其质地细腻适合制作笛子,故引申为笛子的代称。例如宋代黄庭坚的词句“坐来声喷霜竹”中的“霜竹”即指笛子。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宋代苏轼、黄庭坚的相关作品。
霜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霜”有部首雨,总笔画数为十一;“竹”有部首竹,总笔画数为六。
霜竹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霜指的是冬季的霜冻,而竹则是一种植物。霜竹这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寒冷冬天中的竹子,触景生情地表达了寒冷的季节特点。
在繁体字中,霜竹的写法保持不变,依然是「霜竹」。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李石注《说文解字》的记载,霜竹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雪聶竹積聶」。
1. 寒冬里的庭院里一片寂静,似乎只有那几根霜竹在微风中低声歌唱。
2. 清晨的霜竹犹如一支支银色的箭矢,矗立在田野间,美不胜收。
1. 霜降:指秋季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寒冷。
2. 竹筏:用竹子制作的漂浮物,用于在水上行走。
3. 霜寒:寒冷的冬天。
竹冰:指振兴,孤立,扇子等上涂饰霜。
竹寒:指竹子在寒冷季节中的状态。
绿竹:指生长茁壮、翠绿的竹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