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衰败漓薄。 清 顾炎武 《送程工部葬》诗:“末俗虽衰漓,风教犹未渝。”
“衰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析:
字义拆分
语境应用
该词常见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如清代顾炎武《送程工部葬》诗句:“末俗虽衰漓,风教犹未渝”,通过对比强调社会虽衰败但教化未完全丧失。
相关解释可进一步参考《汉语大词典》及顾炎武诗文注解。如需完整释义或更多例句,建议查阅沪江在线词典等专业辞书。
衰漓(cui1 li2)是一个描述时光逝去或事物凋零的词语,意思是渐渐消退、趋向末路。
衰漓的部首是衣(yī),其中衣的横画叫右衣,表示在右边的衣物。
衰字由10画组成(衣:5画,半:2画,夂:3画),漓字由14画组成(氵:3画,米:6画,利:5画)。
衰字的来源是古代文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古人用“衣”来描绘穿衣服的意象,后来演变成了衰衣的象征。
繁体字中,衰字的写法是「衰」,漓字的写法是「漓」。
古代写字方式与现代相比有所不同,所以衰漓在古代有不同的写法。其中较为常见的古代写法如下:
衰:凋(指草木枯萎)、催(指时光流逝)。
漓:淋(水流动的声音)。
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花的芬芳已渐渐衰漓了。
2. 原本繁华的城市现在已经变得衰漓不堪。
3. 南方的雨季漫过大地,声音如漓如泉。
衰落、通衢、漓江、春漫、演漫、新漫等。
凋零、消退、日薄西山。
兴盛、蓬勃、辉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