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谨慎。《韩非子·守道》:“故能禁 賁 育 之所不能犯,守 盗跖 之所不能取,则暴者守愿,邪者反正。大勇愿,巨盗贞,则天下公平,而齐民之情正矣。”
"守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但可从单字本义及构词规律进行考释。
一、字义溯源 "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释义为:①防守;②看守;③遵守;④靠近。"愿"则包含:①愿望;②愿意;③祈求。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短语,可理解为"坚守愿望"或"守护承诺"。
二、语义解析 该词组在古汉语语境中多指信守诺言或保持初心,如《汉语大词典》引宋代文献"守愿安贫"用例,表达坚守志向的品德。现代使用中常见于文学创作,喻指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强调"信守诺言"的伦理观,《论语·学而》"信近于义"思想与之相通,体现传统道德中诚信守诺的价值取向。当代语境下常用于强调契约精神的传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
“守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略有差异,综合相关来源信息,具体解释如下:
保持谨慎
出自《韩非子·守道》,原句为:“暴者守愿,邪者反正”,强调通过克制暴力行为来实现谨慎守道的状态。
坚守承诺或信仰
作为成语使用时,“守愿”由“守”(坚守)和“愿”(心愿、承诺)组成,指坚定不移地遵守诺言或保持信念,不轻易动摇。
古典出处与现代释义
使用场景
适用于强调诚信、毅力的场合,如: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或姓名学解读,可参考查字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鞍衔拜把子八正道不蔓不枝苍鸟城门楼诚心正意愁肠九回蠢侪打对子代码凋零辅将贯洞行情含意寒砧合奏化为灰烬化转火道椒芳交匝积蠹金印籧筐居奇局限性卡奴洼科半缆掣泪眼汪汪灵境龙蛇火脔割鸾和马虎眼鸣跸鸣璜煗气飘吹普请奇花名卉栖暮人群仁义之师日昃煽构时分十七帖时症睡车思鲈脍谈宾童鸡同样头炉香无足轻重详肯小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