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寿命的意思、寿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寿命的解释

(1) [life-span;life]

(2) 生命的年限

狗的正常寿命估计是十二年

(3) 比喻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机器寿命

详细解释

生存的年限。后亦比喻存在的期限或使用的期限。《楚辞·大招》:“永宜厥身,保寿命只。”《史记·李斯列传》:“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寿命不齐兮人道之常,在侧与远兮非有不同。”《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常言‘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所以星家偏有寿命难定。”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其实是自促自己作品的寿命。”如:延长机车的寿命。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寿命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寿命是汉语中表示生命存续时间的核心概念,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

指生物或事物从诞生到消亡的持续时间。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生存的年限”,强调生命体或器物存在的自然周期。例如:“人的平均寿命因医疗进步而延长。”

《汉语大词典》补充为“年寿,性命”,涵盖生命长度与存续状态的双重含义。

二、词源与语义演变

  1. 古代用法:

    先秦文献中已出现复合词“寿命”,如《庄子·刻意》载:“寿则多辱”,隐含生命长度与境遇的关联。汉代《论衡》明确使用该词指代生命年限。

    参考:《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ISBN 978-7-80682-363-7)

  2. 现代延伸:

    扩展至非生命体,如“设备寿命”“电池寿命”,指功能有效周期。此用法被《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体现词义的时代适应性。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学术定义补充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为:“生物体从出生到自然死亡的时间”,同时注明其受遗传、环境等因素制约。该定义被医学及社会学领域广泛采用。


说明:本文释义综合权威工具书,未引用网络来源以确保学术严谨性。纸质词典信息可通过国家图书馆平台(www.nlc.cn)检索书目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寿命”指生物或事物从诞生到终结的持续时间,具体含义因语境而异:

  1. 生物寿命

    • 自然寿命:生物在理想条件下可达到的存活上限。例如,人类自然寿命约120岁,受基因限制(如细胞分裂的“海佛烈克极限”)。
    • 预期寿命:基于当前环境估算的平均存活年数。2023年全球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约73岁,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可达84岁,而部分非洲国家不足60岁。
  2. 影响因素

    • 先天因素:基因决定25%-30%的寿命差异,如FOXO3基因与长寿相关。
    • 后天因素:包括饮食(如地中海饮食可降低15%死亡率)、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延长3年寿命)、医疗条件(疫苗使全球预期寿命20世纪增加30年)等。
  3. 非生物寿命

    • 产品寿命:如LED灯寿命约2.5万小时,锂电池循环寿命300-500次。
    • 技术寿命:手机平均更换周期为2-3年,主要因技术迭代而非物理损坏。
  4. 特殊概念

    • 健康寿命:指无重大疾病的生活年限,日本2023年健康寿命为75.5岁(男性)和78.5岁(女性)。
    • 半衰期:放射性物质寿命指标,如铀-238半衰期45亿年。

当代研究热点包括基因编辑延长寿命、抗衰老药物(如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低温保存技术等,但伦理争议持续存在。

别人正在浏览...

败坏百转班指禀挚彩币畅郁叱利徂风兑换券趓楼凡耳防托缝缉赋政睾牢隔辙雨果人浩态河阳圜室花无百日红讲鼓坚固解陶解洗礼积留鸡眚九莲灯开衅刻减款卓涟如毛重梦语苗民迷里咕咚慕赖姆姆湓流攓掇樵柯清尚去水趋织三归扫掩色拉饰非拒谏师训死心搭地随伴天真蜕骨讬号脱懒外江紊斁无多详究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