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史院的意思、史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史院的解释

即史馆。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宋公垂 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实录》例载拜相麻,予在史院,欲删此一联,会去国,不果。”参见“ 史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史院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 核心释义

    指古代官方设立的修史机构(编纂史书),尤以唐、宋时期为典型。其职能包括编修前朝国史、本朝实录及重要典籍,由专职史官(如修撰、编修)负责。该机构在宋代曾隶属翰林院,故亦称“翰林史院”或“史馆”。

  2. 历史语境中的具体指代

    • 唐代至宋初的“史馆”:唐太宗时设史馆于禁中,专职修史,由宰相监修。宋代沿袭此制,史馆为“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之一,后并入崇文院。
    • 元代的“翰林兼国史院”:元代将翰林院与国史院合并,称“翰林国史院”,掌修史、起草诏令等职,职能进一步扩展。
  3. 古籍用例佐证

    《资治通鉴·唐纪》胡三省注载:“史院,即史馆。”表明二者在唐代已为同义称谓。宋代文献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亦多次出现“史院”记载,印证其作为修史机构的正式性。

总结

“史院”是古代中国中央官署中专司国史编纂的核心机构,其名称与职能随朝代更迭有所演变,但始终承担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国家使命。

网络扩展解释

“史院”是古代对历史编纂或研究机构的称呼,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史院”即“史馆”,是古代官方设立的修史机构,主要负责编纂国史、实录等历史文献。其名称由“史”(历史研究)和“院”(机构/学院)组合而成,强调其学术性与官方性质。

二、历史演变与职能

  1. 宋代:史院职能明确,如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公垂同在史院”,陆游《老学庵笔记》提到在史院参与删改《实录》的案例,表明其核心任务是修撰官方史书。
  2. 元代:职能扩展,例如设“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史院”负责监察,许师可曾任“教领太史院事”,显示其兼具教育与行政职能。

三、文献例证

四、相关说明

“史院”在不同朝代可能与其他机构(如翰林院)职能重叠,但核心始终围绕历史记录与研究。现代可类比为国家级档案馆或历史研究院。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案例,可参考《宋史》《元史》等文献,或查阅网页中提到的欧阳修、陆游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鲍谢悲婉猜破吹毛数睫醇酒美人错涂丹辇东汉分珐琅质風窗俯仰一世纲署耕畜光莹贯一横入皇迫环尹讳生监察箭子椒浆郊飨假账戒火惎悔积毁销骨精彊开秧元宽广馈贫之粮连同另眼看待彔彔沦薄僇辱卖官卖爵某子纳钵脑门儿内心世界匿作喷嘴骈匝婘属戎心善罢干休闪些儿沙时计神足食国四楞谡尔宿旧泰和卫幕韦絃婑娜沃濯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