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魏书·阳固传》:“﹝ 固 ﹞居官清洁,家无餘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歛焉。”
“室徒四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ì tú sì bì,以下是详细解释:
形容室内空无一物,极其贫穷的状态,字面意思是“家中只有四面墙壁”。
出自《魏书·阳固传》:
“[固]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阳固为官清廉,去世时家中一无所有,亲友不得不为其操办丧事。)
该成语与“家徒四壁”含义相同,但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文学场景。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魏书》或权威词典。
室徒四壁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无所作为,或者形容一个人困居在无法逃脱的环境中。
室(宀,宀)徒(彳,彳)四(囗,一)壁(土,儿)。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儿女》一文中,意指一个人困在四壁之间不能自由行动,形容处境狭窄。
室徒四壁的繁体写法为「室徒四壁」。
在古代,室徒四壁的汉字写法没有变化。
1. 他整天宅在家里,感觉就像是室徒四壁。
2. 在那个封闭的城市里,人们生活在室徒四壁的环境中。
室内、徒步、四季、壁画
四壁无欷、室突不暇
放开胸怀、开启新天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