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緜代”。犹言世世代代。《晋书·天文志上》:“緜代相传,史官禁密。”《隋书·礼仪志六》:“案竹叶冠,是 高祖 为亭长时所服,安可緜代为祭服哉?”
“绵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绵代”亦写作“緜代”,意为“世世代代”,强调时间延续的漫长性与传承性。例如《晋书·天文志上》提到“緜代相传,史官禁密”,即通过代际传递保存历史记录。
二、字义分解
三、文献例证
四、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描述文化、传统、家族等跨越代际的延续现象,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晋书》《隋书》等古籍原文。
绵代(mián dài)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绵”和“代”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对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绵”字是由纟部和周部组成,纟部是线,周部是宀。它的总笔画数是6,其中纟部4画,周部2画。而“代”字由亻部和弋部组成,亻部是人,弋部是戈。它的总笔画数是5,其中亻部2画,弋部3画。
“绵代”一词来源于《论语·述而》:“君子绵绵子孙。十世之绵不绝。” 意思是说君子的后代子孙代代相传,十代也不会断绝。
“绵代”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綿代」。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绵代”可以用「綿代」来表示。
他来自一个绵代的文化世家。
绵语、绵绵、后绵、世代相传。
绵延、世代、代代。
断绝、中断、绝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