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看日影以知时刻。《礼记·曲礼上》:“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孔颖达 疏:“视日蚤莫者,君子或瞻视其庭影,望日蚤晚也。”
(2).占候时日,以卜吉凶。《史记·陈涉世家》:“ 周文 , 陈 之贤人也。尝为 项燕 军视日。”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视日时吉凶举动之占也。”
“视日”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观测日影以判断时间
指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或日影移动来推算时间。这一用法源自《礼记·曲礼上》的记载:“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早暮)”,孔颖达注释中提到“视日”即通过日影判断早晚。
占卜吉凶
古代用于占候时日、预测吉凶的活动。如《史记·陈涉世家》提到周文曾为项燕军“视日”,即通过观测天象进行军事占卜。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文献、出土简牍及现代词典的解释,涵盖“视日”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文献或历史背景,可参考相关研究资料。
《视日》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观察和注视白天。
《视日》的部首是“目”(mù),笔画数是10画。
《视日》是古代汉字词语,来源于《曲礼·大明》:“早视夙夜,日实中邈。”其中“视日”表示早晨到夜晚观察白天的意思。
繁体字《视日》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区别。
在古代,汉字“视日”有一些不同的写法。例如,西汉刘向的《说文解字注》称其为“視暘”。由于汉字演变的历史原因,现在我们使用“视日”这个写法。
1. 我喜欢早起视日,感受清晨的新鲜空气。
2. 他坐在窗前,静静地视日思考。
观视、注视、视线、视力、视野
注视、瞻仰、瞧见、看到
闭目、不顾、漠视、无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