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享受俸禄。《史记·循吏列传》:“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宋 司马光 《范景仁传》:“ 景仁 时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无颜復居位食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奴隶可以赏赐,其意如后人之食禄。”
(2).迷信者称人一生中注定应享之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復扣平生食禄,遂於袖中出大帙示之。”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躬行》:“有官禄者减官禄,无官禄者减食禄。”《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衣禄食禄也算全了。”
“食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释,具体如下:
享受俸禄
指古代官员通过职位获得朝廷发放的薪俸。例如《史记·循吏列传》提到“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强调官员不应与百姓争夺利益。宋代司马光在《范景仁传》中也有“臣无颜复居位食禄”的表述,体现官员对俸禄的依赖。
引申为依赖他人资源
在成语中,“食禄”被解释为依靠公家俸禄生活而缺乏实际能力或贡献。例如“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等文学描述,常用来批判尸位素餐的官员。
在八字命理学中,“食禄”指与生俱来的饮食福泽,象征财富和地位。若命局中食禄旺盛,则预示生活富足、长寿且有社会声望。
“食禄”既可指古代官员的俸禄制度,也可引申为对依赖资源的批判,同时在命理学中象征福泽。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食禄》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下面将对其词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代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说明。
《食禄》意为“吃俸禄”或“领取国家的俸禄”。在古代,官员通过履行职责和效力国家来换取俸禄,因此《食禄》成为官员对待职责和俸禄的态度的代表。
《食禄》由“飠”和“禄”两个字组成。其中,“飠”为食物的意思,为左右结构,拆分为“丿”和“弯钩”。而“禄”为俸禄的意思,由“礻”和“录”两个部首组成。
《食禄》这个成语来源于《周礼·地官司徒》:“一巧正法,二巧食禄。”这里的“巧”意为“合适”或“称职”,表示一个官员应当以履行职责和引领国家为己任,才能合适地领取俸禄。
《食禄》的繁体字为“食祿”,仍然保持了原义的含义。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有关《食禄》的古代写法为“飠祿”,其中的“祿”在字形上与现代的“禄”略有差异。
与《食禄》相关的常见组词有:吃俸禄、待禄食、官帽如风、俸禄微薄等。
近义词包括:吃俸、补给、领薪水等。
反义词包括:辞职、谢绝薪水、敢食皇粮等。
避伏残坏淬刃殚残电曜滴羞笃速断鴈凤翥鹏翔宫筵鬼头鱼鼓鳍和谦呵欠连天薨谢后脑黄河清萑蒲诲敕汇价会杂接遇景遇金丸使者近状九升计望卷子雷叹连挺留步流赮茅台酒模山范水末限迁贸碁灯棋名穷且益坚其时秋令散工商战刹柱十失手脖子收帘曙体死要面子松扉桃雨蜩蚻头儿脑儿推索往古来今万世师表惟利是命为什么温良恭俭让乌鬼香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