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推极的意思、推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推极的解释

(1).推求穷究。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序:“而 雍州 从事忌 敦 勋効,推极小疵,非所以褒奬元功。”《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宋 朱熹 集注:“致,推极也;知,犹知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2).达到顶峰。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何谓治世?教宗、政法、学术均能推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推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推究到极点,穷尽,常用于表达对事理、知识或行为彻底探究、贯彻到底的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经典出处及现代用法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推究至极

    指将事理、知识或意念推演探究到最根本、最彻底的境界。强调思维或研究的深度与完整性。

    例:推极其理,以求至当。

  2. 践行到极致

    在行动层面指将某种理念或原则贯彻到底,不留余力。

    例:推极仁心,以达天下。


二、经典文献出处

  1. 《大学》中的哲学基础

    “推极”概念源于儒家经典《大学》,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注解: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意为:将自身知识推究到极致,使认知达到毫无遗漏的境界。此句奠定了“推极”作为认知方法的哲学内涵。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阐释

    朱熹进一步强调“推极”与“格物致知”的关联:

    “致知云者,推极吾之知识无不尽也。”

    指出“推极”是达成“致知”(获取真知)的必经途径。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定义:“推求到极点;穷尽。”

    引例:清人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推极于民生日常之道”,体现对现实问题的彻底探究。

  2. 《古代汉语词典》

    释义:“推究到底,彻底探索。”

    侧重其在文言中的逻辑推演功能,如“推极事物之本源”。


四、现代用法与延伸


五、核心价值

“推极”凝结了中国哲学中知行合一、穷理尽性的精神,既是认知方法,也是实践态度。其权威性源自儒家经典阐释,并在历代注疏中形成系统理论,至今仍用于强调研究的彻底性与行动的贯彻力。


参考资料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清乾隆刻本
  4.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推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推求穷究
    指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或根源。例如朱熹在《礼记·大学》注释中提到“致,推极也”,即强调通过推究知识达到透彻理解。这一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晋代潘岳《马汧督诔》序中“推极小疵”的用法。

  2. 达到顶峰
    引申为事物发展到极致或最高境界。如严复《论中国教化之退》中提到“治世”需“推极教化”,即表达追求至善至美的状态。此外,“极”本身有顶点、顶端之意(如“登峰造极”),因此“推极”可指推向极致。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三、综合对比

含义 核心解释 典型例句/出处 参考来源
推求穷究 深入探究本质 朱熹“推极吾之知识” 、5、7
达到顶峰 发展至极致 严复“推极教化” 、7、2、3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句或现代用法分析,可参考上述标注的网页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黯红鸨妇步步进逼趁程楚客出浴从叔催生符大通典洽斗胸偾发凤墀缝人盖屋干鏚供饭乖龙管总故败蚝甲核夺黑潮吼疾怀生黄金珰加官进禄假拟简閲较多爵邑客火科伦坡口诏两淮列氏温标力学龙埛罗襕駡嚷没得面面厮觑南宫内庑迁封前脩七律期思砂丁世累祀孤腾簇天海天麟条流投蜺唯阿五顶硝子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