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诏的意思、口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诏的解释

皇帝的口头诏令。《晋书·阎缵传》:“诸有废兴仓卒,羣臣皆得輒严,须録诣殿前,面受口詔,然后为信。”《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 守进 召 延贵 ,宣口詔令视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口诏”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专用术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皇帝或高级官员通过口头形式下达的命令或指示。与书面诏书不同,这类命令由帝王亲口陈述,经官员记录后传达给执行者,常见于《晋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

二、历史运作机制

  1. 发布流程:帝王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直接口述命令,由侍从官员笔录成文,再通过官方渠道逐级传达。
  2. 效力等级:虽为口头形式,但具有与正式诏书同等的法律效力,《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时期曾有官员凭口诏接管军政事务的案例。

三、典型使用场景

四、相关延伸

该词属于历史政治用语,现代已无实际使用场景。近义词包括「口谕」「面谕」,反义词为「制诰」「玺书」等书面诏令形式。

如需查看具体古籍案例,可参考《晋书·阎缵传》和《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一》的原始文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口诏

《口诏》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口”和“诏”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口”字的部首是“口”,由2个笔画组成。

“诏”字的部首是“讠”,由7个笔画组成。

来源

《口诏》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指皇帝口头下达的命令和指示。

繁体

《口诏》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口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口的写法与现代相似,而诏的写法略有不同,由从上至下的三个横线加上一个横折组成。

例句

皇帝亲自下达的《口诏》,具有极高的威严和权威。

组词

命令、指示、宣布、宣告。

近义词

诏令、诰命、诏书。

反义词

听从、遵守、服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