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彤镂的意思、彤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彤镂的解释

涂丹漆和雕刻花纹。亦泛指装饰。《左传·哀公元年》:“昔 闔庐 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鏤。” 杜预 注:“彤,丹也。鏤,刻也。” 陆德明 释文:“彤,丹漆也。”《国语·楚语上》:“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鏤为美。” 韦昭 注:“彤谓丹楹,鏤谓刻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彤镂”是由“彤”与“镂”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两字的独立释义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理解。

单字释义:

  1. 彤:本义为朱红色,后引申为用红色涂饰器物。《说文解字》载“彤,丹饰也”,例如《诗经·邶风》中的“彤管有炜”,即指红色的笔杆(来源:《汉语大词典》)。
  2. 镂:指雕刻金属或木材的工艺。《说文解字》释“镂,刚铁可以刻镂”,如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中的“镂”即表深刻之意(来源:《辞源》)。

组合释义: “彤镂”在古文献中多指器物表面先涂朱红色漆料,再施以雕刻纹饰的复合工艺。这一技法曾用于礼器、建筑构件等,以突显华贵。例如《周礼·考工记》提及“五采备谓之绣,赤与白谓之章”,间接佐证了红彩与雕饰结合的审美传统(来源:中国古代工艺典籍汇编)。

该词属生僻古语,现代汉语已罕用,研究时可参考《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并结合考古实物进行语义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彤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由“彤”(涂丹漆)和“镂”(雕刻花纹)组成,字面指器物表面用红色漆料涂饰并进行雕刻的工艺。后泛指精细的装饰手法,常用于描述建筑、器物等的美化。

  2.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元年》:“器不彤镂”,杜预注解为“彤,丹漆;镂,刻也”。另在《国语·楚语》中亦有“不闻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的记载,强调反对过度装饰的价值观。

  3. 扩展含义
    现代语境下,“彤镂”可引申为对文字、图案或艺术作品精雕细琢的形容,如“这篇散文辞藻如彤镂般精美”。部分工具书将其归类为成语,用于赞美技艺或文采的高超。

  4. 用法示例

    • 器物装饰:“青铜器上的彤镂工艺展现商周审美”
    • 文学描述:“他的书法如彤镂般工致”
    • 批评浮华:“反对追求宫室彤镂的奢靡之风”(源自《国语》思想)

注:若需具体文献原文或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左传》《国语》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哀楚便携式笔楮避暑山庄才短气粗谗疾骋娱愁忧川师琱栏底儿掉堵波多伦多大学恩寄放心解体飞穣匪彝凤草腐俗格人公言官身海溢胡洞兼之娇笑惊绣久大九品开明阃外磊瑰不羁连续剧廪生拧转潘园漂流奇画轻煗嵚崟邛枝奇突软咍咍三白三刀上漏下湿山神爷生运盛则世海他人添线铁链夹棒铜梗通牵头曼头晚五材无徒仙人豨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