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貌的意思、体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貌的解释

(1) [appearance]∶身材容貌

(2) [treat sb.with due respect]∶指以礼貌相待

详细解释

亦作“ 体皃 ”。1.体态容貌;模样。《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玉 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词。” 李周翰 注:“言 玉 容貌美丽,能为几微之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婿才。”一本作“ 体皃 ”。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海人》:“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形耳。”

(2).形容;描绘。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状者,貌也。体貌本原,取其事实。”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曰:“体貌本谓体态与貌相……舍人此处独用作动词,犹言‘形容’‘描绘’也。”

(3).体制;规矩。《国语·楚语上》:“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4).礼貌。体,通“ 礼 ”。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启》:“优为体貌,略去等夷。”

(5).谓以礼相待;敬重。体,通“ 礼 ”。《战国策·齐策三》:“ 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 ,还反,过 薛 , 孟尝君 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一本作“ 礼貌 ”。 宋 苏轼 《赐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陈乞致仕不允断来章诏》:“朕体貌诸老,仪刑四方。” 清 方苞 《二贞妇传》:“家人重其义,故於其子亦体貌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貌"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合成词,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形体与外貌 指人的身体形态和外表特征,如《汉典》释义"身体与容貌"¹。例如:"观其体貌魁梧,声若洪钟",此处强调人物外形的壮硕特征。此义项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

二、礼仪形态 引申为礼节仪态,如《新华字典》解释为"礼遇,以礼相待"²。典型用法如《战国策》"体貌大臣而厉其节",指通过礼仪形式表达对臣子的尊重。这种用法突显古代社会对行为规范的重视。

三、整体形象 现代汉语中可指事物的整体外观,如《国学大师》词典注"事物的形态外貌"³。应用示例:"这座建筑体貌古朴,融合了中西元素",此处描述对象从人体扩展到物体,体现词义的演化。


¹ 汉典"体貌"词条

² 新华字典第12版

³ 国学大师网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体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tǐ mào,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体态容貌
    指人的身材、外貌或整体形象。例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提到“玉为人体貌闲丽”,即形容宋玉体态优雅、容貌俊美。现代用法如“体貌修长”“体貌特征”等,多用于描述人的外形特点。

  2. 以礼相待
    古汉语中“体”通“礼”,表示礼节或敬重。例如《汉书·贾谊传》中“体貌大臣而厉其节”,意为以礼对待大臣以激励其气节。


二、其他引申义

  1. 形容、描绘
    在文学创作中,“体貌”可指对事物形态的刻画。如《文心雕龙》提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强调通过描绘本质来呈现事实。

  2. 体制、规矩
    古代文献中偶指制度规范,如《国语·楚语》中“体貌以左右之”,指通过体制来辅佐君主。


三、应用与示例


四、注意事项

别人正在浏览...

被俘人员悲邻笛赤祥醇醪淳行刺奸丹货得不偿丧电热毯定据短日迩后逢值构求管窥归十归一和厚恨恨鸿泥雪爪黄鹂留驩哗回天运斗户籍焦竭交穷鲛韅静镇久坟看冷暖口齿生香苦难深重懒货梁州令刘晏粟隆牡陋民禄赏靡既名菜齧毡墙基签子俏醋碁灯青琐秘七破八补群饮生衣殊源笋脯卧牀窝窝囊囊鰕骇霞门纤枯显要小肚销复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