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之僇民的意思、天之僇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之僇民的解释

见“ 天之戮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之僇民(tiān zhī lù mín)是一个源自道家经典的文言词汇,其含义需结合语境与哲学思想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注疏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解析

  1. 字词构成

    • 天:指自然、天道或宇宙法则。
    • 僇(lù):通“戮”,意为刑戮、惩罚,引申为“辱”“弃”。
    • 民:人,此处指个体或众生。

      字面义:被天道所刑戮或抛弃之人。

  2. 哲学内涵(源自《庄子》)

    该词出自《庄子·大宗师》:

    “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天之僇民也。’”

    • 语境:孔子自称“天之僇民”,与道家隐士(“游方之外者”)对比,意指自己受世俗礼法束缚,违背自然本性,故被天道“刑戮”。
    • 核心思想:违背自然之道者,将受精神上的“天刑”,即内心困顿、不得自由(非肉体惩罚)。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指代对象

    • 形容受世俗规则桎梏、无法超脱之人(如儒家礼教下的士人)。
    • 暗含对违背自然规律者的批判,强调道家“无为”“顺天”的价值观。
  2. 现代释义

    • 泛指被现实困境压迫或精神不得解脱的个体,带有悲悯色彩。
    • 例: “在资本洪流中,劳碌终日却迷失自我者,岂非当代天之僇民?”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

    释“僇民”为“刑戮之民”,注:“圣人逍遥,众人拘执,故称戮民。”(中华书局,1961年,第268页)

    ▸ 来源:中华书局《庄子集释》(注:链接为出版社官网,具体书目需检索)

  2.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定义:“受天惩罚的人;罪人。”(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2卷,第1583页)

    ▸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

    释“僇”:“同‘戮’,羞辱。”(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8页)

    ▸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四、用法示例

“彼汲汲于功名,终日惶惶,此真天之僇民也。”

——仿《庄子》句式,喻指为名利所困者。


注:以上解析综合古典哲学语境及现代工具书定义,强调道家思想中“自然”与“人为”的对立,深化词汇的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天之僇民”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来源与背景

  1. 古代典籍:
    原出自《庄子·大宗师》,鲁迅在散文诗集《野草·淡淡的血痕中》曾引用此词,描述人们在苦难中自称为“天之僇民”,暗含对命运的无奈与悲悯。
  2. 现代引用:
    鲁迅通过该词表达对旧社会受压迫者的同情,赋予其时代意义。

用法与结构

读音与字形

扩展说明

需注意部分解释(如)将“天之僇民”误释为“贫苦人民”,但主流观点仍以“受天惩罚的罪人”为核心含义,结合古典与鲁迅的现代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餲饐百谱白题舞被衾便孽炳映碧纱幮餔糟憆视驰突抽裂春明门单椒低庳滴留留地皮第室东瓜穰青花冬叶軃神二房梵门抚戍浮游高效鬼吹合闻骅駬秽气虎士艰乏机凿撅头船军法沦落风尘美人计梦熊篇制披详掊攟铺眉苫眼倾颓邛邛距虚嚅嗫桑椹酒觞传山贡殇折沈泒所拟天狼星铜龙兔死犬饥王杨瓮菜无颠倒先龙逍遥物外谢围西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