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陶令的意思、陶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陶令的解释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頫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6*6*《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陶令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陶令是汉语中对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尊称,特指其曾任彭泽县令的经历。该称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本义:官职指代

指陶渊明在东晋义熙元年(405年) 出任彭泽县令的史实。据《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其县令身份成为标志性人生节点。此称谓最早见于南北朝文献,如《宋书·隐逸传》明确以“陶令”指称其官职身份。

二、文学意象:隐逸精神的象征

在诗词传统中,“陶令”演变为田园隐逸文化的符号。如李白《口号赠征君鸿》中“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以“陶令”代指高洁的隐士;白居易《题浔阳楼》更直言“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将其升华为超脱世俗的精神典范。这一用法凸显了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文化标签。

三、文化引申:自然与自由的隐喻

后世文学常借“陶令”寄托返璞归真的理想。如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焉得思如陶谢手”,将“陶”(陶令)与谢灵运并列为自然诗风的代表;辛弃疾《水龙吟》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则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象,强化其与自然交融的哲学意蕴。


学术依据与文献来源:

  1. 官职考据:《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中华书局点校本)载陶渊明“为彭泽令……解印去县”事。
  2. 文学意象溯源:《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收录历代诗人化用“陶令”典故的评注。
  3. 文化象征研究: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析论“陶令”如何从历史人物转化为文化符号。
  4. 词典释义:《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陶令”词条释义为“晋陶潜曾任彭泽令,故称”。

网络扩展解释

“陶令”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和历史双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晋代诗人陶潜(陶渊明)。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故后人以“陶令”代称他。这一用法在诗词、典故中尤为常见,例如:

延伸意义

  1. 象征高洁隐士
    因陶渊明以辞官归隐、崇尚田园生活闻名,“陶令”常被用来代指品行高洁的隐士或文人,如杜甫诗句“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2. 文学化表达
    在古诗文中,“陶令”多与菊花、酒等意象结合,体现淡泊名利的意境,例如李商隐“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词源背景

相关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蕃拜钱被满躃步笔牀不直一钱处顺大恭搭护黕黑登謌顶礼顿逗顿擗杜鹏程垩化翻然风师麸炭该明狗跳墙管总国乘海虎绒红艳艳茧盎降差急杵擣心赍刺晶艳浚哲拘墟跙足克勒扣额宽褪骙骙两谊挛圈棉毯面无人色溟涨幕位泥工棚朳骈田片言折狱逑匹宂口三覆扇发勝殘去殺石蜡属丝言算略翫翫下面县道小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