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hizoma atractylodis sinensis
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汉英词典释义及植物学特征可综合表述如下:
一、学名与分类 北苍术的拉丁学名为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属菊科(Asteraceae)苍术属植物。在英语中常译作"Chinese Atractylodes"或"Northern Atractylodes",与同属的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形成区分。
二、形态特征 根茎呈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断面具朱砂点特征。茎直立,高30-50厘米,下部木质化。叶革质,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细锯齿。头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呈白色或淡紫色。
三、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生长于海拔300-9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缘。《中国植物志》记载其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小五台山。
四、药用价值
主要参考来源:
北苍术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Atractylodes chinensis,又称茅术、山苍术。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形态
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肥大呈结节状;叶革质,边缘具硬刺齿,上部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枝端,花白色管状,果实为瘦果,密生银白色柔毛。花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耐寒,喜凉爽、光照充足的环境,多生于干旱山坡、林下或草地,忌水浸。种子需低温萌发(5-15℃),室温下保存期仅6个月()。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与主治
加工方法
春秋季采挖根茎,晒干后撞去须根,断面可见橙黄色油室(“朱砂点”)()。
与茅苍术区别
北苍术是兼具药用与生态价值的重要植物,其根茎入药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也证实其抗炎、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使用时常需根据病症配伍其他药材,避免单独长期服用。
不合理的成对电子磁泡简单环单一用词等色线对偶网络二氯化双氧钼附属工具工会会员证公理理论后验汇总机狐媚记录电报绝对净损奎宁环基两相的联合雇主零批毛利法密封帽女叛徒强光眼炎铅氢化作用全压开动实际的市场舒-查二氏试验疏远的太森氏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