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革兰氏法英文解释翻译、革兰氏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Gram's method

分词翻译:

革的英语翻译:

change; hide; leather; transform
【化】 leather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革兰氏法(Gram Staining)是细菌学中用于区分细菌种类的经典染色技术,由丹麦微生物学家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首次建立。该方法通过化学染色反应,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和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两大类,其原理基于细菌细胞壁结构差异。

1.技术原理与步骤

革兰氏法包含四步关键操作:

2.分类学意义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厚肽聚糖层(20-80 nm)和磷壁酸,而革兰氏阴性菌含薄肽聚糖层(5-10 nm)及脂多糖外膜。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例如青霉素更易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合成。

3.医学应用

临床微生物学中,革兰氏法是快速鉴定病原体的首选方法。例如:

4.历史溯源与改进

Gram最初开发该技术是为了增强肺炎患者肺组织切片中细菌的可见性,后由德国病理学家Carl Weigert于1887年加入番红复染步骤,形成现代标准流程。该方法至今仍是微生物学教学的核心实验内容。

(注:实际引用来源应替换为权威教科书如《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CDC官网指南或PubMed Central文献链接,此处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具体网址。)

网络扩展解释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技术,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最初用于区分肺炎球菌与克雷白氏肺炎菌。其核心原理和步骤如下:


一、基本原理

  1. 细胞壁结构差异

    • 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壁厚(含大量肽聚糖和磷壁酸),形成致密网状结构。脱色时,乙醇使肽聚糖脱水收缩,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流失,保持紫色。
    • 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薄(肽聚糖层少)、脂质含量高。乙醇溶解脂质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洗脱,复染后呈红色。
  2. 化学结合与渗透性
    阳性菌的核蛋白镁盐-多糖复合物与染料结合更牢固,且等电点较低,易吸附碱性染料(如结晶紫)。


二、操作步骤

  1. 初染:用结晶紫染色1分钟,使所有细菌呈紫色。
  2. 媒染:加入碘液1分钟,形成结晶紫-碘复合物,增强结合力。
  3. 脱色:以95%乙醇或丙酮脱色30秒(关键步骤),G⁻菌脱去紫色,G⁺菌保留紫色。
  4. 复染:用番红或沙黄复染30秒,G⁻菌染成红色,G⁺菌仍为紫色。

三、分类与意义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实验细节或细菌类型,可参考来源(高权威性)或(高权威性)。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杨梅甙棒曲霉半流化床菜油槽中囊肿持久持久压力大茴香油大量销售地面固定站非法贸易高精度同位素比质谱计交叉效应金星玻璃挤压机可被控告的控诉书模板合成摸空钮扣式手术脓膜偶态破乳剂SP千金藤素切料机润色鼠洞体液传递退后一格未能出示文据或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