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llicit trade
非法贸易(Illegal Trade)是指违反国家或国际法律规定的商品、服务或知识产权交易行为,其核心特征包括未经授权、逃避监管和侵害合法权益。根据国际通行的法律框架,该术语涵盖走私、盗版商品交易、濒危物种贩卖、非法武器交易等多元形式。
从国际贸易法角度分析,非法贸易通常涉及以下三种典型场景:
中国《刑法》第151-153条明确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可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数据库)。国际层面,《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穿山甲等1800余物种纳入贸易管制名录(公约秘书处官方物种数据库)。
全球金融监管系统(FATF)2025年风险评估显示,非法贸易资金流动约占全球GDP的2-5%,常与洗钱犯罪形成共生关系(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年度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特别警示非法药品贸易已导致发展中国家30%的医疗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WHO药物安全监测系统)。
注: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包括联合国官方文件库、中国司法数据库及国际组织公开报告,具体链接因平台限制未完整展示,可通过对应机构官网检索验证。
非法贸易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国际条约的贸易活动,其核心特征是通过非法手段破坏正常经济秩序。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广义概念
指一切违反国内法或国际法的贸易行为,包括走私、侵权盗版、假冒伪劣商品交易等()。
狭义法律界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贸易特指非法经营行为,例如:
商品类非法贸易
包括走私(逃避关税)、假冒伪劣商品销售、侵犯知识产权产品交易等()。
金融类非法交易
如伪造贸易票据、虚报货值以逃避外汇管制,或通过假投资转移资金()。
根据《刑法》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将面临:
在民事领域,非法贸易合同可能因违反《民法典》规定被判定无效,相关损失由过错方承担()。
建议需要法律实务操作的用户参考《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民法典》合同编等正式法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