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Fluorine)是化学周期表中第9号元素,符号为F,属于卤素族。其名称源自拉丁语“fluere”(流动),因早期发现的萤石(氟化钙)在冶金中用作助熔剂而得名。以下是其汉英对照的详细释义:
1. 化学性质与结构 氟在标准状态下为淡黄色气体(F₂),具有极强的反应活性,是已知电负性最高的元素(4.0)。其原子结构包含9个质子与9个电子,电子排布为[He]2s²2p⁵,易获得电子形成氟离子(F⁻)。
2. 工业应用 氟广泛应用于制冷剂(如氟利昂)、含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Teflon™)及制药领域。美国化学会(ACS)指出,氟化物的惰性使其成为防粘涂层和耐腐蚀材料的关键成分。
3. 生物医学意义 适量氟可强化牙齿釉质(通过氟化钠),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饮用水中氟含量需控制在0.5-1.5 mg/L以预防龋齿。过量摄入则会导致氟骨症或牙釉质损伤。
4. 安全规范 氟气具有高毒性,接触皮肤或吸入会造成严重灼伤。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规定其工作场所暴露限值为0.1 ppm(8小时加权平均值)。
氟(Fluorine)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F,原子序数9,属于卤族元素。以下从基本性质、应用及健康影响三方面详细解释:
物理特性
常温下为淡黄色气体,具有刺激性臭味,剧毒且腐蚀性强。液态氟呈浅黄色,沸点-188.12℃,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
化学特性
化学性质极活泼,几乎能与所有元素(包括部分惰性气体)发生反应,自然界中通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萤石(氟化钙)、冰晶石等。
发现历史
单质氟(F₂)于1886年由法国化学家亨利·莫瓦桑首次分离成功,其名称源自拉丁语“fluere”(流动),因早期氟化钙被用作金属冶炼的助熔剂。
工业与科技
医药与生活
必需性与毒性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引发中毒。长期接触高氟环境(如高氟水、工业排放)可能导致氟斑牙(牙齿黄斑)和氟骨症(骨骼畸形、关节疼痛)。
安全建议
成人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5-4.0毫克,需通过饮用水、食物等途径合理控制氟摄入量,避免过量危害。
氟作为重要的工业元素,在科技与健康领域具有双重作用。其高反应性使其应用广泛,但也需严格管控以避免毒性风险。
超声波结合传输闸电路淀粉体冬青虫二进码十进数刚模试铸高音喇叭工人义务教育汞丸固定率会议事项间接听诊交流声调制痉挛性抽搐开模放气可执行跟踪快进磷化砷流动性六方密堆积点格码元同步误差模穴偏压感应脐尿管的砷酸舌浅肌首饰盒四裂的添加传递名单啼形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