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aul's sign
Paul
family name; surname
ask for; go on a campaign; go on a journey; levy; sign
【医】 sign; signe; signum
保罗氏征(Paul's sign),又称“草莓舌”或“覆盆子舌”,是诊断猩红热(Scarlet Fever)的一个重要临床体征。它特指猩红热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的特征性舌部表现。其核心含义和表现如下:
一、医学定义与表现
保罗氏征描述的是舌乳头显著增生、充血肿胀的外观变化。发病初期,舌苔常呈白色,肿胀的红色舌乳头突出于白苔之上,形似“白色草莓舌”(White strawberry tongue)。随着病程进展(约第4-5天),舌苔逐渐脱落,舌面呈深红色,肿胀的舌乳头更为明显,状似覆盆子或草莓表面,称为“红色草莓舌”(Red strawberry tongue)或“杨梅舌”。这一体征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产生的红疹毒素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所致。
二、临床诊断价值
该体征是猩红热的特异性表现之一,常与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皮疹、口周苍白圈、帕氏线(Pastia's lines)等并存。其出现有助于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川崎病)进行鉴别。临床医生通过观察保罗氏征的演变过程,可辅助判断疾病分期及严重程度。
三、术语来源与权威参考
“保罗氏征”以19世纪法国医生Pierre Paul Broca的姓氏命名,但现代医学文献更常用描述性术语“草莓舌”(Strawberry Tongue)。其病理机制和临床意义在权威医学资料如《默克诊疗手册》(Merck Manual)、UpToDate临床顾问系统及感染病学教科书中均有详细记载。中国《猩红热诊疗指南》亦将其列为典型体征,强调其在早期识别中的重要性。
权威参考资料来源:
由于目前未搜索到与“保罗氏征”直接相关的医学资料,可能的原因包括:
术语准确性
该名称可能存在拼写错误或翻译差异。例如常见的医学体征如“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罗夫辛征(Rovsing's sign)”等,建议核对英文原名(如“Paul's sign”)或具体领域。
罕见或陈旧术语
若为真实存在的体征,可能属于某一专科(如神经科、外科)的极罕见术语,或已随医学发展被替代。
建议核实来源
若您是从文献或特定场景中接触该词,请补充更多上下文或英文原文,以便进一步分析。
若需进一步协助,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或检查术语拼写准确性。
超声附聚错处倒千里光裂酸对话启动文件多色性浮动文件格式弗来明氏中间体跟上狗头畸形孤芳自赏海洋国家宏观会计货物说明摘要胶片速度颊龈的经口金缕梅糖可编程序计数器联合运输承运人买得昂贵美国中部商品交易所破坏信用弃权或不申诉条款全分级控制软塞绳双色比色计水深变化的港口徒刑期限微分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