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西汀英文解释翻译、非那西汀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cetophenetide; acetophenetidine; phenacetin
【医】 acetophenetidin; acetparaphenetidine; acetphenetidin
p-ethoxyacetanilide; para-acetaminophenetol; para-acetophenetidin
phenacetin; phenidin
相关词条:
1.phenacetine
分词翻译:
非的英语翻译: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计】 negate; NOT; not that
【医】 non-
那的英语翻译:
that; the
西的英语翻译:
west; Western
专业解析
非那西汀(Phenacetin)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药理详解
一、名称与药物类别
- 中文名:非那西汀(拼音:
Fēi nà xī tīng
)
- 英文名:Phenacetin(国际通用名),曾用商品名 Acetophenetidin
- 药物分类:解热镇痛药(退烧止痛药),属苯胺类衍生物,与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结构相似 。
二、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核心功能:
-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解热)并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镇痛)。
- 曾广泛用于头痛、神经痛、风湿痛及感冒发热 。
- 代谢机制:
- 在肝脏代谢为活性物质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后者发挥主要治疗作用 。
三、淘汰背景与安全性问题
- 毒性风险:
- 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肾乳头坏死及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引发尿毒症 。
- 动物实验证实其代谢产物具强致癌性,与泌尿系统肿瘤相关 。
- 全球禁用:
- 因不可逆的肝肾损伤及致癌风险,中国于1982年淘汰 单方制剂,欧美国家亦陆续撤市 。
四、化学标识与历史地位
- 化学式:$$ ce{C10H13NO2} $$
- CAS号:62-44-2
- 历史意义:
-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主流镇痛药,后成为药物安全性改革的标志性案例,推动现代药品监管体系建立 。
权威参考文献:
-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全球权威药学工具书,收录药物毒理学数据。
- 《中国药典》历史注释版 —— 明确记载非那西汀的禁用时间与替代药物。
- 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安全报告 Assessment of Phenacetin(1979年)—— 基于致癌性提出禁用建议。
注:因该药已淘汰,临床用药需严格遵循现行指南,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更安全的替代药物,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非那西汀(Phenacetin),又称非那西丁,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athrm{C{10}H{13}NO_{2}}$,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属性
- 化学性质:白色结晶固体,熔点约134℃,极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 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第一种合成解热镇痛药,1887年上市,曾广泛用于二战期间(常与阿司匹林、咖啡因组成复方制剂APC片)。
2.作用与用途
- 药理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效果,但抗炎作用弱。其代谢产物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主要活性成分。
- 适应症:曾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现因毒性问题已不单独使用,仅见于复方制剂。
3.安全风险
- 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导致肾损伤、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甚至肾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
- 禁用情况: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疾病患者及溶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4.现状
- 各国监管: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多国禁售;欧洲部分国家仍作为处方药使用。
- 替代药物:现已被更安全的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取代。
非那西汀曾是重要的解热镇痛药,但因严重毒副作用逐渐退出主流医疗。其研究推动了后续药物(如扑热息痛)的开发,成为药物安全监管史上的典型案例。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宫办公室保送不定向树财产处分命令草花粉苷操纵阀赤杨磁头加载垫淬火剂地电阻对话式程序多线路控制器二烯系聚合作用反絮凝复合命题负债股利攻守同盟股盆部分切断术回转磁效应降檀香酸胫前轻叩六位制强制执行措施商业界奢圣餐碟似乎是手绞车酮硬脂酸完全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