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同步传输英文解释翻译、二元同步传输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binary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元的英语翻译:
basic; buck; chief; dollar; first; Yuan
【经】 dollar; yuan
同步传输的英语翻译:
【计】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专业解析
二元同步传输(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BSC/Bisync) 是一种面向字符的、半双工的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早期计算机网络中设备间的同步数据传输。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
术语构成与基本含义
- 二元 (Binary):指数据传输以二进制形式(0和1)进行,是计算机通信的基础编码方式。
- 同步 (Synchronous):指通信双方需严格遵循统一的时钟信号或同步机制来协调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时序,确保收发步调一致。这与异步传输(如起止式)不同,后者每个字符自带起止位。
- 传输 (Communication/Transmission):指数据在两点之间的移动过程。
- 综合定义: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要求收发双方严格同步时序进行数据块(帧)传输的通信方式。
-
技术原理与工作方式
- 面向字符:协议的控制信息(如帧开始、结束、确认)使用特定的控制字符(如ASCII或EBCDIC编码中的SOH, STX, ETX, ACK, NAK等)表示,而非比特模式。
- 半双工:通信双方可以在链路上交替发送和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进行。发送方需等待接收方的确认(ACK)或否认(NAK)响应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帧。
- 帧结构:数据被组织成帧传输。一个典型BSC帧结构可能包含:
- 同步序列 (SYN):用于建立和维持位同步。
- 帧开始 (SOH/STX):SOH标识报头开始,STX标识正文开始。
- 报头 (Header - 可选):包含路由或控制信息。
- 正文 (Text):实际传输的用户数据。
- 帧结束 (ETX/ETB):ETX标识一个文本块结束,ETB标识一个文本块结束但还有后续块。
- 块校验码 (BCC):用于错误检测的校验字符(如纵向冗余校验LRC)。
- 透明文本处理:当数据中出现与控制字符相同的模式时,需使用转义字符(如DLE)进行处理,以避免混淆。
- 流量与差错控制:通过ACK(确认)/NAK(否认)机制实现简单的停-等ARQ(自动重传请求)差错控制。发送方在收到ACK后才发送下一帧,若收到NAK或超时未收到响应则重发当前帧。
-
应用场景与历史地位
- 二元同步传输曾是IBM大型机系统(如SNA网络)及许多早期银行终端、零售终端系统广泛使用的标准协议。
- 主要用于点对点或多点(轮询/选择)线路上的中低速数据传输。
- 随着更高效、更灵活(如面向比特的协议HDLC、SDLC)和全双工协议的出现,BSC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在一些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中仍有使用。
权威参考来源:
- IBM官方文档与标准:作为BSC的主要开发者,IBM的技术手册和系统文档(如《IBM Binary 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General Information》)是定义该协议最原始的权威来源。
- IEEE通信标准:IEEE在数据通信和网络标准方面的文献(如涉及链路层协议的文档)会涵盖BSC的原理和规范。
- 经典计算机网络教材:如Andrew S. 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s》或William Stallings的《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等权威教材,均在数据链路层协议章节详细介绍了BSC的工作原理、帧格式和优缺点。
- 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文献:相关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会讨论BSC的实现细节、性能分析及其在特定历史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二元同步传输这一术语可以拆解为“二元”和“同步传输”两部分理解。结合搜索内容,其含义及特点如下:
1.同步传输的定义
同步传输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基于相同时钟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时序严格一致。数据通常以连续的数据块或帧为单位传输,每个数据块通过同步字符或比特序列标记起止(如提到的头部/尾部特殊标记),并可能包含校验码(如CRC)以保障可靠性。
2.“二元”的含义
“二元”指数据以二进制形式(0和1)传输。在同步传输中,每个二进制位需在固定时间间隔内发送和接收,发送端与接收端始终保持时钟同步,避免数据失真或丢失(、)。
3.技术特点
- 时序严格性:依赖时钟信号或定时机制,确保收发双方对每个二进制位的采样时间一致(、)。
- 高效性:适用于高速传输场景,如计算机网络、音视频编解码等(、)。
- 可靠性:通过校验码(如CRC)和同步标记实现数据完整性检测。
4.与异步传输的区别
- 同步传输:需持续时钟同步,以数据块为单位传输,适合高实时性、大数据量场景(、)。
- 异步传输:无严格时钟同步,以单个字符或字节为单位传输,灵活性高但效率较低(、)。
“二元同步传输”可理解为基于二进制数据格式的同步传输方式,强调时钟同步与数据块结构,常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数字通信领域(如计算机网络、工业控制)。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协议或应用场景,可参考相关通信标准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八醋酸蔗糖酯从犯的从属设备地峡抖动二氧戊烷法庭管理者分类学的高斯消元法高周疲劳根皮耗水率戽斗链延迟线会计责任结帐前试算表积少成多抗菌浴卵泡素旅行信用证男子泌乳茜草属全部遗产热影像山莴苣膏申请书格式时差收紧器索青霉素瓦耳塔德氏细胞残余位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