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数据报英文解释翻译、发送数据报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send datagram
分词翻译:
发送数据的英语翻译:
【计】 send data; sending data; transmitter data
报的英语翻译:
newspaper; gazette; report; respond
专业解析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发送数据报" (fā sòng shù jù bào) 指使用无连接网络服务传输一个独立、自包含的数据单元的过程。其核心含义如下:
-
基本含义与英文对应:
- 发送 (fā sòng): 对应英文"Send" 或"Transmit",表示将数据从源点传输到目的地的动作。
- 数据报 (shù jù bào): 对应英文"Datagram"。这是一个在网络层(如IP协议)或传输层(如UDP协议)使用的、独立的数据包单元。每个数据报都包含完整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信息,以及需要传输的数据载荷。
- 整体翻译: "发送数据报" 最直接对应的英文术语是"Send a datagram"。
-
技术内涵与特性:
- 无连接 (Connectionless): 发送数据报前,不需要像打电话那样先建立一条专用的端到端连接(如TCP的三次握手)。发送方直接将数据报发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根据数据报中的目标地址独立决定其转发路径。
- 独立性 (Independent): 每个数据报都是独立的实体。即使属于同一个应用数据流(比如一段语音),不同的数据报也可能通过网络的不同路径传输,并且到达目的地的顺序可能与发送顺序不同。
- 尽力而为 (Best-Effort): 提供数据报服务的协议(如IP、UDP)通常不保证数据报一定能送达目的地,也不保证按序到达或不被重复。它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传输服务。可靠性保障(如果需要)由上层应用或协议处理。
- 自包含性 (Self-Contained): 每个数据报都携带了足够的信息(源地址、目标地址)供网络设备将其路由到目的地,无需依赖之前传输的数据报信息。
-
典型应用场景:
- 使用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协议传输数据时,应用程序发送的每个消息单元就是一个数据报。UDP在传输层直接对应用层的数据进行封装,添加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控制信息后形成数据报发送出去。
- IP (Internet Protocol) 协议在网络层处理的数据包也称为IP数据报 (IP Datagram)。它是TCP或UDP报文段在网络上传输时所依赖的基本单元。
关键特性
- 核心动作: 传输一个独立的、包含完整寻址信息的数据单元。
- 服务模式: 无连接。
- 可靠性: 通常不提供传输可靠性保证(如送达确认、重传、按序交付)。
- 效率: 由于免去了建立连接和维护连接状态的开销,通常比面向连接的服务(如TCP)更轻量、延迟更低。
权威参考来源:
- IETF RFC 1122 (Requirements for Internet Hosts - Communication Layers): 该标准文档定义了IP和UDP等核心协议的行为,是理解数据报服务的权威基础。它详细描述了主机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应如何发送和处理数据报(IP数据报和UDP数据报)。 (来源: IETF Datatracker)
- Andrew S. Tanenbaum & David J. Wetherall, "Computer Networks" (经典计算机网络教材): 该教材在网络层章节(如第5章)深入解释了数据报网络(Datagram Networks)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与虚电路网络的区别,清晰阐述了“发送数据报”的本质。 (来源: Pearson Education)
- IBM Documentation - Datagrams: IBM的技术知识库提供了对数据报概念的清晰解释,强调其无连接和自包含的特性,并说明了其在网络通信中的角色。 (来源: IBM Knowledge Center)
- Oxford Reference - Datagram: 牛津参考词典提供了对“datagram”术语的精确定义,指出其作为包含完整寻址信息的独立数据单元的特性。 (来源: Oxford Reference)
网络扩展解释
“发送数据报”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术语,指通过无连接协议(如UDP)将数据单元从源设备传输到目标设备的过程。以下是详细解释:
1.数据报的定义
数据报是网络层或传输层的独立数据单元,包含目标地址、源地址和载荷数据。其特点包括:
- 无连接性:无需预先建立连接(如TCP的三次握手)。
- 不可靠性:不保证按序到达或成功接收,可能丢失或重复。
- 独立传输:每个数据报独立选择路由,可能通过不同路径到达。
2.发送过程
- 封装:应用层数据添加协议头部(如UDP头部含端口号,IP头部含IP地址)。
- 寻址:通过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定位接收方。
- 传输:路由器根据目标地址逐跳转发,可能分片(如超过MTU限制)。
- 接收:目标设备解封装并提交给对应应用程序。
3.典型应用场景
- 实时通信:视频会议、在线游戏(UDP低延迟优先)。
- 广播/组播:同时向多个设备发送相同数据(如IPTV)。
- 简单请求-响应:DNS查询、SNMP监控。
4.与TCP的对比
特性 |
数据报(UDP) |
TCP段 |
连接方式 |
无连接 |
面向连接 |
可靠性 |
不保证 |
可靠(重传、确认) |
传输效率 |
高(头部开销小) |
较低 |
顺序控制 |
无 |
有 |
5.优缺点
- 优点:低延迟、开销小、适合高频次小数据。
- 缺点:需应用层处理丢包、乱序问题(如QUIC协议改进)。
若需高可靠性传输(如文件下载),建议使用TCP;若追求实时性,可选择数据报模式。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耳卡佛维尔肠系膜下神经节肠炎链球菌唇裂针担保品管理当事人适格反衰退计划反转起模华蟾蜍配基会计等式交错的结膜隐窝经营范围旧结核菌素宽带干援立构杂化作用离心式除尘器氯普鲁卡因青霉素O酶簇耐火砖挂具内部名字鸟类白细胞增生复征拼合电视潜溶本领揉擦疗法瑞香水仙碱乳糜微粒适意收回投资瞳孔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