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accounting formula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又称基本会计等式或资产负债表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框架。其标准表述为:
资产(Assets) = 负债(Liabilities) +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该等式清晰地揭示了企业经济资源的来源与运用之间的恒等关系,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资源的归属关系
等式左侧的资产 代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现金、存货、设备、应收账款等。右侧的负债 是企业对债权人的经济义务(如借款、应付账款),所有者权益 则是资产扣除负债后,归属于所有者(股东)的剩余权益。换言之,企业的所有资产要么来源于债权人(负债),要么来源于所有者投入或经营积累(权益)。
恒等性原则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例如:
这些操作均保持等式两端始终相等。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定义 |
---|---|---|
资产 | Assets | 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负债 | Liabilities | 企业因过去交易产生的现时义务,需向外部转移资产或提供服务。 |
所有者权益 | Owner’s Equity |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等。 |
注: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所有者权益”常称为股东权益(Shareholders' Equity)。
为更全面反映经营成果,等式可扩展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Revenue) - 费用(Expenses)]
此形式将利润表要素纳入,体现利润(收入减费用)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直接基于会计等式构建,左侧列示资产,右侧列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每笔交易需同时记录至少两个账户,确保等式平衡(如:借:设备 $10,000;贷:现金 $10,000)。
若所有者权益持续为负(资不抵债),表明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 No. 6)定义了资产、负债和权益要素,构成等式理论基础。来源:FASB官网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明确企业资源与索取权的平衡关系(Chapter 4.2)。来源:IFRS基金会
第三章规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强调等式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来源: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会计等式不仅是技术性工具,更是理解企业财务本质的钥匙——它揭示了经济资源与权益归属的永恒平衡,成为全球商业语言共通的基础逻辑。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是会计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框架,其基本形式为: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资产(Assets)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能为未来带来经济利益,例如现金、存货、设备、应收账款等。
负债(Liabilities)
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义务,如应付账款、银行贷款、未付工资等。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体现所有者对企业的净投入和累积收益,包括实收资本、留存收益等。
考虑经营活动的扩展,等式可表示为: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
收入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减少所有者权益,最终影响等式平衡。
会计等式是理解企业财务健康的核心工具,贯穿于记账、报表编制及财务分析全过程。任何交易均需满足该等式,否则表明账务存在错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