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氢离子转移(Isohydric Transfer)是物理化学中描述氢离子(H⁺)在等浓度条件下迁移的特殊过程,常见于酸碱平衡与电解质溶液研究。该现象需满足两个核心条件:1)参与反应的溶液必须保持相同氢离子浓度;2)质子交换过程需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isohydric"源自希腊语"iso-"(等同)与"hydor"(水/氢),指氢离子活度相等的体系。美国化学会(ACS)定义其为"离子交换过程中维持溶液pH恒定的质子迁移行为"(ACS Glossary of Chemical Terms, 2023版)。牛津化学词典则强调其"在缓冲溶液与生物体内酸碱调节中的关键作用"。
该过程的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 sum [H⁺]{initial} = sum [H⁺]{final} $$ 该公式由丹麦化学家S.P.L. Sørensen在1909年提出,作为其pH理论体系的重要补充(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09, 5: 81-88)。实际应用可见于血液缓冲系统(如碳酸氢盐体系)和工业电镀工艺。
“等氢离子转移”是一个化学及医学术语,其核心含义与氢离子(H⁺)的迁移过程相关,且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特定条件的平衡。以下是详细解释:
英文翻译为isohydric shift(由 iso-“相等” + hydric“氢的” + shift“转移”构成),强调氢离子浓度不变前提下的迁移。
若两种溶液混合时发生氢离子交换,但总浓度未显著变化,则可能属于等氢离子转移现象。例如:
$$ text{HCl + NaOH → NaCl + H}_2text{O} $$
当强酸与强碱中和时,H⁺与OH⁻结合为水,但溶液中其他离子可能通过缓冲作用维持H⁺浓度稳定。
由于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通过化学教材或专业文献进一步验证具体机制(如是否涉及质子泵、缓冲对等)。
白色小球菌变产损失伯叔祖低价金属盐肺肠炎粉的复式连杆观风管降落海绵肿骨疽合同市场环外双键加工产物加那大荷包牡丹绝对实用单位拒绝承认人克雷默斯定理理解硫酸半乳糖基酰基鞘氨醇离子微探针质谱计买卖黄金者平方请求将某人财产付交监护人氰酸铵神经纤维酸水性热糖氮比率统计查询拖曳数字位形配分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