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等号”(Děnghào)作为数学与逻辑的核心符号,其释义与用法具有严谨的学术定义。以下是基于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数学等价符号
表示两个表达式或数值完全相等,如 ( a = b )。该定义源于数学基础规范,国际标准ISO 80000-2明确规定等号为“相等关系”的标识符(来源:国际标准化组织《量和单位 第2部分:数学符号》)[参考1]。
逻辑等同关系
在形式逻辑中,等号表示命题的真值等价性,例如 ( P equiv Q )(当且仅当)。此用法见诸《逻辑学导论》(Irving Copi著)对符号逻辑的界定[参考2]。
赋值运算符
在计算机科学中,等号在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中表示变量赋值(如 x = 5
),区别于数学等价。此语义由IEEE计算机协会在《编程语言标准规范》中定义[参考3]。
化学方程式平衡
用于化学方程式(如 ( 2H_2 + O_2 = 2H_2O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守恒。定义参考IUPAC《化学命名指南》[参考4]。
等号(=)由罗伯特·雷科德于1557年首次在《砺智石》中提出,取“两条平行等长线段”象形,象征绝对公平(来源:《数学符号史》,Cajori著)[参考5]。
权威参考来源
ISO 80000-2:2019《量和单位 第2部分:数学符号》
Copi, I. Introduction to Logic, 14th Ed., Routledge
IEEE Std 610.12-1990《编程语言术语标准》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Cajori, F. A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Notations, Dover Publications
“等号”(=)是数学和逻辑学中最基础的符号之一,主要用于表示两边的数值、表达式或逻辑关系具有相等性。以下是其核心含义和延伸解释:
在数学中,等号表示左右两边的量或表达式完全相等,例如:
等号由英国数学家罗伯特·雷科德(Robert Recorde)于1557年在其著作《砺智石》(The Whetstone of Witte)中首次引入。他选择两条平行线“=”作为符号,理由是“没有任何事物比平行的两条直线更相等”。
在编程中,等号的含义可能因语言而异:
x = 5
(在Python、C等语言中表示将5赋值给变量x)。==
(在Python中用于判断左右值是否相等)。等号也用于非数学语境,表示“等价”或“等同”:
数学中的等号是严格的、唯一的,而日常使用可能更灵活。例如“努力=成功”中的等号仅表达关联性,并非数学上的绝对相等。
等号的核心意义是“相等”,但其应用范围从数学的严谨性延伸到编程、逻辑甚至哲学领域。理解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
不活跌的市场耻骨上支氘代溶剂防爆震率工作台钩状缝纪假定意图加工出口区金属衬里可就空间眶后的连续对流倾析链引发作用利润中心立式蒸煮器颅底点美黄栌皮每况愈下排解文契皮质感觉性失语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羟基双秋水仙硷千字桑葚样痣实时时钟记录输入用户疏脂的陶基微电路投递报告包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