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英文解释翻译、得寸进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be insatiable
例句:
- 【谚】得寸进尺。
Give him an inch and he will take a yard.
分词翻译:
得的英语翻译:
gain; get; need; obtain; fit; ready for
寸的英语翻译:
inch; very little; very short
【机】 inch
进尺的英语翻译:
【经】 drilling footage; headway
专业解析
"得寸进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贪得无厌,在得到一点好处后,进而提出更高的要求或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从汉英词典的角度看,其解释和英译如下:
一、汉语本义解析
"得寸进尺"字面意为"得到一寸后,又想要一尺"。其中:
- "寸" 和"尺" 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尺=10寸),象征由小到大的索取过程。
- 成语通过度量对比,生动刻画了逐步升级的贪婪心态,强调欲望无止境的特征。
二、权威英译与对应表达
主流汉英词典的翻译高度统一,均突出其"贪求无度"的本质:
- "Give him an inch and he'll take a mile."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
- 此译法借用英语谚语,精准传达"得寸进尺"的渐进贪婪性,文化对应性强。
- "Be insatiable; push one's advantage" (《牛津汉英词典》)
- 直译强调"不知满足"的核心语义,适用于描述行为动机。
三、使用场景与语境
该成语多用于贬义语境:
- 批判贪得无厌:如谈判中一方不断加码(例:对方在价格让步后索要额外服务,可谓得寸进尺)。
- 警示欲望膨胀:提醒人们克制非理性需求(例:管理下属时需设定界限,避免其得寸进尺)。
- 国际关系隐喻:常见于描述强权扩张行为(例:历史案例中,殖民者常得寸进尺侵蚀他国主权)。
四、文化内涵与延伸
成语源自战国策·秦策三,记载范雎劝谏秦王时以"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比喻逐步扩张策略,后演变为贬义。其深层反映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知足常乐"(《老子》)的推崇,以及对逾越分寸行为的道德批判。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 商务印书馆.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津汉英词典》.
- 中国成语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在线资源(需订阅访问)
- 中华经典古籍库. 《战国策》原文及译注. 在线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
“得寸进尺”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dé cùn jìn chǐ
- 字面含义:得到一寸后,又试图再进一步获得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欲望无止境。
- 出处: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三》:“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原指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后演变为对贪欲的形容。
二、用法与结构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语境:多用于批评过度索取、不知满足的行为。例如:“公司已多次让步,对方却得寸进尺,要求更多优惠。”
三、文化背景
- 古代度量:“寸”约3.33厘米,“尺”约33.33厘米,两者相差十倍,强调欲望的急剧膨胀。
- 历史演变:从战国时期的军事策略,到现代汉语中对人性贪欲的概括,词义逐渐抽象化。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 |
欲壑难填、贪心不足 |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 |
五、例句
- 文学作品: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焦达峰事事让步,他们却得寸进尺,诡计多端。”
- 历史事件:法国殖民越南时“得寸进尺,五年吞并南圻,仍觊觎北圻”。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例句,可参考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替佛民伴线伯纳特氏立克次氏体德雷伯效应地舍平多洛斯氏定律房产建筑和管理协会分店间送货运费辅助例行程序格拉奇教令假结间接估价单教养空气钻模炉床及炉用铸件每四小时耐用性年度审查爬行纲盆景疲劳性痉挛平印用油石磨机嗜苏丹体施瓦耳贝氏裂收益与资本净值之比司法检查碳氟磷灰石梯度模板土地占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