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电致变色显示英文解释翻译、电致变色显示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电】 electrochromic display

分词翻译:

电的英语翻译:

electricity
【计】 telewriting
【化】 electricity
【医】 Elec.; electricity; electro-; galvano-

致的英语翻译:

deliver; devote; extend; cause; delicate; fine; incur; send

变色的英语翻译:

become angry; change color; turn colors
【计】 discolor
【化】 colour degradation; colour deterioration; off-color
【医】 allochroism; allochromasia; discoloratio; metachrosis

显示的英语翻译:

show; display; reveal; announce; demonstrate; indicate; manifest; prove
【计】 show

专业解析

电致变色显示(Electrochromic Display)是一种通过外加电场控制材料光学特性(如颜色或透明度)变化的显示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在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可逆颜色变化实现信息呈现,具有低功耗、可视角度广等优势。

一、基础定义与机制

  1. 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

    指材料在外加电压作用下发生离子嵌入/脱嵌,导致其光学吸收谱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典型过程包含:

    • 氧化还原反应:电致变色层(如WO₃)在电场驱动下发生离子(H⁺、Li⁺)和电子注入/抽出,化学式示例如下:

      $$ ce{WO3 + xM+ + xe- <=> M_xWO3} $$

      (M⁺为阳离子,变色后形成有色化合物)

    • 光学响应:离子注入改变材料能带结构,使其对特定波长光产生吸收,从而显现颜色。
  2. 显示结构组成

    典型器件包含五层结构:

    • 透明导电层(如ITO电极)
    • 电致变色层(WO₃、NiO等)
    • 离子储存层(提供/存储离子)
    • 电解质层(离子传导介质)
    • 对电极

二、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1. 技术特性

    • 超低功耗:仅在颜色切换时耗电,静态下无需能量维持显示状态。
    • 强光可视性:反射式显示模式在户外阳光下清晰可见,优于传统LCD。
    • 柔性潜力:可通过溶液法制备柔性器件,适用于可穿戴设备。
  2. 典型应用领域

    应用场景 实例 核心优势
    智能窗 建筑节能玻璃、飞机舷窗 动态调节透光率,降低能耗
    低功耗信息屏 电子标签、零售价签 断电保持显示,延长电池寿命
    防眩后视镜 汽车自动防眩目后视镜 快速响应强光照射

三、学术与产业权威参考文献

  1. 材料机制研究

    Granqvist, C. G. Handbook of Inorganic Electrochromic Materials(Elsevier, 1995)系统阐述WO₃、NiO等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变色机理,为领域经典著作。

    链接:doi.org/10.1016/B978-044489930-9/50006-9

  2. 技术进展综述

    Wang, Y.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综述柔性电致变色器件最新突破,涵盖纳米结构设计及稳定性优化策略。

    链接:doi.org/10.1002/adma.201907654

  3. 产业标准规范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IEC 62341-6-1 标准,定义电致变色显示模块的光学性能测试方法,为产业化提供技术基准。

网络扩展解释

电致变色显示(Electrochromic Display, ECD)是一种基于电致变色效应实现图像或文字显示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外加电场控制材料的光学属性(如透射率、反射率、吸收率等),从而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稳定的可逆颜色变化。以下从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解释:


一、基本原理

电致变色现象源于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当施加电压时,材料发生离子嵌入/脱出或电子转移,导致其光学性能改变。具体机制可分为两种:

  1. 电致吸收:电场改变材料的分子极性或电子结构,影响光吸收特性(常见于有机染料、半导体材料)。
  2. 电致反射:电场调控材料的折射率或晶格结构,改变光反射特性(如金属氧化物薄膜)。

二、器件结构

典型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采用“三明治”结构,包含以下五层:

  1. 透明导电层(如ITO玻璃):作为电极,传导电流。
  2. 电致变色层:核心材料(如WO₃、聚苯胺),发生颜色变化。
  3. 电解质层:传递离子(如Li⁺、H⁺),支持氧化还原反应。
  4. 离子存储层:平衡电荷变化,增强稳定性。
  5. 另一透明导电层:构成闭合电路。

三、技术特点

  1. 优势:
    • 低功耗:仅在变色时耗电,维持颜色无需持续供电。
    • 宽视角:180度视角下仍清晰可辨。
    • 轻薄柔性:可制成超薄或柔性屏幕,适用于可穿戴设备。
  2. 局限性:
    • 响应速度较慢:颜色切换需数秒至数十秒。
    • 色彩单一性:目前多为单色或有限颜色变化。

四、应用领域

  1. 智能窗户:调节透光率以实现建筑节能(如电致变色玻璃)。
  2. 电子纸:低功耗显示阅读器、电子标签。
  3. 汽车后视镜:防眩光功能。
  4. 消费电子:手机背壳变色、折叠屏设备(如实验性概念产品)。

五、发展历程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材料或技术细节,可参考高权威性来源如道客巴巴及玻璃工业网。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名计数别孕烯醇酮不规则波动不行草菅人命垂体机能减退性营养不良储蓄基金代数加法器丰度比分区数据库分散读鼓室合同前阶段核微量分析贾努齐氏新月形腺细胞接受送达金箔带集射电极粒状炭黑牧业税萘酚二磺酸牛疣泡腾枸橼酸钾平伏矿床平衡股利息基金弱碱性反应三氯化氧锑砂模铸轧辊椭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