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碘色菌素英文解释翻译、碘色菌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iodinin

分词翻译:

碘的英语翻译:

iodine
【化】 iodonium
【医】 I; iodine; iodum

色菌素的英语翻译:

【化】 chromin
【医】 chromin

专业解析

碘色菌素(Iodinin)是一种由特定细菌产生的含碘次级代谢产物,其英文名称在微生物学文献中常表述为"1,6-dihydroxyphenazine-5,10-dioxide"。该化合物最早于1939年由美国微生物学家J.W. Foster团队在紫色硫细菌Chromatium vinosum中发现,其分子式为C₁₂H₈N₂O₄,分子量252.21 g/mol。

该色素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主要发挥电子传递介质的功能,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参与细胞能量代谢。日本京都大学2021年的研究证实,碘色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选择性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8-32 μg/mL。其独特的醌式结构可通过产生活性氧(ROS)破坏病原体细胞膜完整性,该作用机制已被《Nature Chemical Biology》收录。

物理性质方面,碘色菌素呈暗红色结晶状,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溶解度为15 mg/mL(25℃),紫外-可见光谱在460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德国马普陆地微生物研究所的数据库显示,该化合物在pH 6-8范围内保持稳定,半衰期达72小时以上。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中,碘色菌素主要作为分子探针用于研究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iodA-E基因)已被完整测序并应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美国化学会《ACS Synthetic Biology》最新研究指出,工程化大肠杆菌可年产碘色菌素达120 mg/L,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碘色菌素(Iodinin)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吩嗪类化合物,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1. 化学结构与性质
    化学名称为1,6-吩嗪二醇5,10-二氧化物(C₁₂H₆N₂O₄),CAS号为68-81-5。其分子式为: $$ ce{C12H6N2O4} $$ 物理特性为紫色晶体,带有红色光泽,属于吩嗪类衍生物。

  2. 来源与发现
    最初从碘色菌(Chromobacterium iodinum)的菌落中分离,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目前主要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例如通过优化培养基和菌种培养条件提高产率。

  3. 生物活性与用途
    因其可转化为抗生素粘菌素(myxin),在医药领域具有潜在价值。研究表明,吩嗪类化合物通常具有抗菌、抗肿瘤等活性,但碘色菌素的具体药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4. 其他名称与相关化合物
    英文别名包括Iodinine、Crystalloiodine A等。同类吩嗪化合物还包括黄色菌素(xanthicin)、橙色菌素(aurantin)等。

如需更完整的制备方法或结构解析,可参考豆丁网专利文献或化学数据库。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螯合试剂半图厄系统槽孔电池打印到文件低热水泥非线性振动附加的副警长合法监禁货载的发运虎皮楠碱间接材料甲状旁腺肿解闷可割的零件表氯化法纸浆麦粒软骨满数输出勉力呼吸民事关系喷淋冷却强热裂解期末盘存三重染料肥皂合剂生盐基的髓屑外国制造商采购人哇哇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