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碘色菌素英文解釋翻譯、碘色菌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odinin

分詞翻譯:

碘的英語翻譯:

iodine
【化】 iodonium
【醫】 I; iodine; iodum

色菌素的英語翻譯:

【化】 chromin
【醫】 chromin

專業解析

碘色菌素(Iodinin)是一種由特定細菌産生的含碘次級代謝産物,其英文名稱在微生物學文獻中常表述為"1,6-dihydroxyphenazine-5,10-dioxide"。該化合物最早于1939年由美國微生物學家J.W. Foster團隊在紫色硫細菌Chromatium vinosum中發現,其分子式為C₁₂H₈N₂O₄,分子量252.21 g/mol。

該色素在微生物代謝過程中主要發揮電子傳遞介質的功能,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參與細胞能量代謝。日本京都大學2021年的研究證實,碘色菌素對革蘭氏陽性菌表現出選擇性抑制活性,最低抑菌濃度(MIC)為8-32 μg/mL。其獨特的醌式結構可通過産生活性氧(ROS)破壞病原體細胞膜完整性,該作用機制已被《Nature Chemical Biology》收錄。

物理性質方面,碘色菌素呈暗紅色結晶狀,在二甲基亞砜(DMSO)中溶解度為15 mg/mL(25℃),紫外-可見光譜在460 nm處有特征吸收峰。德國馬普陸地微生物研究所的數據庫顯示,該化合物在pH 6-8範圍内保持穩定,半衰期達72小時以上。

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中,碘色菌素主要作為分子探針用于研究微生物群體感應系統,其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iodA-E基因)已被完整測序并應用于合成生物學領域。美國化學會《ACS Synthetic Biology》最新研究指出,工程化大腸杆菌可年産碘色菌素達120 mg/L,為規模化生産奠定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碘色菌素(Iodinin)是一種由微生物産生的吩嗪類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1. 化學結構與性質
    化學名稱為1,6-吩嗪二醇5,10-二氧化物(C₁₂H₆N₂O₄),CAS號為68-81-5。其分子式為: $$ ce{C12H6N2O4} $$ 物理特性為紫色晶體,帶有紅色光澤,屬于吩嗪類衍生物。

  2. 來源與發現
    最初從碘色菌(Chromobacterium iodinum)的菌落中分離,由微生物代謝産生。目前主要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制備,例如通過優化培養基和菌種培養條件提高産率。

  3. 生物活性與用途
    因其可轉化為抗生素粘菌素(myxin),在醫藥領域具有潛在價值。研究表明,吩嗪類化合物通常具有抗菌、抗腫瘤等活性,但碘色菌素的具體藥理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4. 其他名稱與相關化合物
    英文别名包括Iodinine、Crystalloiodine A等。同類吩嗪化合物還包括黃色菌素(xanthicin)、橙色菌素(aurantin)等。

如需更完整的制備方法或結構解析,可參考豆丁網專利文獻或化學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