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大棒加胡萝卜英文解释翻译、大棒加胡萝卜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the stick-and-carrot policy

分词翻译:

大的英语翻译:

big; great; large
【医】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棒的英语翻译: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加的英语翻译:

add; append; increase; plus; tot; tote
【医】 add; adde; addition; admov.

胡萝卜的英语翻译:

bird's nest; carrot
【医】 carota; carrot; carrot-root

专业解析

“大棒加胡萝卜”是汉语中借自英语“carrot and stick”的直译表达,指代一种奖惩并用的管理或外交策略。该短语源自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演讲中引用的非洲谚语“轻声说话但手握大棒”(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后经演变成为国际通用的政治隐喻术语。

语义分析与词典定义

《剑桥商务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通过奖励(胡萝卜)与惩罚(大棒)相结合的方式激励目标对象”。例如在企业管理中,雇主可能通过奖金激励员工达标(胡萝卜),同时对未达标者实施降薪(大棒)。这种二元手段强调正向引导与威慑力的平衡运用。

使用场景考证

牛津英语词典记载该短语在1948年《经济学人》杂志中首次以完整形态出现,用于描述战后欧洲经济重建策略。现代常见于:

  1. 国际关系领域:如核裁军谈判中的技术援助承诺与经济制裁并行
  2. 商业谈判:采购合同中既包含批量折扣条款,又设定违约金条款
  3. 教育管理:奖学金制度与学术警告机制并存

跨文化语义差异

《韦氏词典》特别指出中文表达与英语原意的细微差别:汉语习惯将威慑手段(大棒)置于激励措施(胡萝卜)之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恩威并施”的管理哲学。相较而言,英语语境更强调“carrot”所代表的诱导性策略优先性。

该表达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被标注为“政治术语”,建议在学术写作中优先使用“incentives and sanctions”等中性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大棒加胡萝卜”是一个源自西方政治和管理学的经典比喻,指将威慑与利诱结合的策略。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起源与发展

  1. 非洲谚语与罗斯福政策
    该词最早源于非洲谚语“语言柔和,手持大棒”,后被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用于描述其外交政策。他认为,处理国际事务时需“一手持大棒(武力威慑),一手拿胡萝卜(利益诱导)”,后来演变为“大棒政策”的延伸。

  2. 象征意义

    • 大棒:象征惩罚、威胁或武力手段,如经济制裁、军事干预等。
    • 胡萝卜:代表奖励、诱惑或利益承诺,如经济援助、贸易优惠等。

二、应用领域

  1. 国际政治
    常用于大国对外政策,例如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胡萝卜)拉拢盟友,同时以军事威慑(大棒)压制对手。

  2. 企业管理
    指通过奖励(如奖金、晋升)和惩罚(如扣薪、批评)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例如,企业表彰大会颁发奖金(胡萝卜),同时强调纪律处罚(大棒)。

  3. 教育与家庭
    在育儿中,表现为对良好行为的奖励(如玩具)与不良行为的惩罚(如限制娱乐)结合。

三、理论基础

该策略的心理学基础是强化理论(B.F. Skinner提出),认为行为可通过正强化(奖励)和负强化(惩罚)进行塑造。

四、争议与局限

尽管广泛使用,其效果可能因场景而异。例如,过度依赖物质奖励可能导致内在动机削弱,而频繁惩罚易引发抵触情绪。

示例说明

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平衡威慑与利诱,但需根据实际情境灵活调整,避免单一手段的副作用。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培数笔法程序概率模型存取特许丹-李二氏法定向特性二裂万灵木非特许用户感电荷公开选任制股胫的过期无效通知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环状暗点晶体管结构记数卡决算帐户绝缘纸苦苣菜属缆车粒细胞生成的屏蔽位倾盆大雨水银状的酸性分解体侧露脏畸胎同基因移植物透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