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汉英双解词典中,"木"的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名词属性
二、动词属性 表示知觉丧失状态,对应英语"numb"。此用法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病在筋,无饮毒药,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涉及中医病理表述。
三、形容词属性
四、文化符号
“木”是一个多义字,其含义涵盖自然属性、材质特征、感官状态及文化哲学等层面,以下从不同维度详细解析:
木材与木制品
由树木引申为木材、木料,如“大兴土木”中的“木”指建筑材料;又如“朽木不可雕”(《论语》),强调木制品的物理特性。
器具与象征物
从“木”的汉字多与木器相关(如桌、椅),并衍生出“棺材”的隐含义,如《左传》中“就木”即指代棺椁。
呆钝与质朴
形容人反应迟缓或性情敦厚,如“木讷”指不善言辞;《汉书》中“勃为人木强敦厚”亦用此义。
生理麻木
指身体感觉迟钝,如“麻木”一词,既可用于生理状态,也可隐喻情感淡漠。
五行之木
在中医与哲学中,“木”属五行之一,象征生长、升发之气,与春季、肝脏相关联,遵循“水生木,木生火”的相生规律。
其他文化符号
“木”亦指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木鱼),并作为常见姓氏存在。
从甲骨文到楷书,“木”的书写逐渐简化:甲骨文()→金文(保留树形)→小篆(线条曲化)→楷书(横、撇、捺定型)。其作为部首,衍生出大量与树木、木器相关的汉字(如林、森、桌)。
如需更深入的字形演变分析,可参考《汉典》或书法字典(来源1、3、9)。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