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punched card
stiletto
【计】 slotting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医】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打孔卡(Punched Card/Punch Card)是一种早期数据存储介质,由硬纸板制成,通过特定位置的方形或圆形孔洞编码信息。其标准英文术语为"Hollerith Card"(得名于发明者赫尔曼·何乐礼)或"IBM Card"(因IBM公司推广普及得名)。
技术特征:
每张卡片通常包含80列×12行的矩阵布局,每个孔位代表一个二进制信号。编码系统采用霍列瑞斯编码(Hollerith Code),通过不同列和行位置的组合表示字母、数字及特殊符号。工业级卡片尺寸为187×82毫米,采用高密度纤维纸板确保耐久性。
历史沿革:
该技术起源于1725年法国纺织业的提花织机控制装置,1890年由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何乐礼改良并应用于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处理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1928年IBM推出80列标准化格式,成为计算机前时代最主要的数据存储载体,直至20世纪70年代被磁带取代。
应用领域:
现存遗产:
(注:参考来源包括IBM历史档案馆、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数字馆藏、IEEE技术标准文档)
打孔卡(又称穿孔卡、霍列瑞斯式卡或IBM卡)是一种通过特定位置打孔来记录信息的纸质存储介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打孔卡通过在纸板预设位置打孔或留空,用二进制方式(孔代表1,未打孔代表0)编码数据。每张卡片通常划分为多行多列,例如IBM标准卡为12行×80列。这种编码方式可表示数字、字母或符号,是早期机械和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输入媒介。
20世纪70年代后,打孔卡逐渐被磁带、磁盘取代,但其设计理念影响了现代光学标记识别(如答题卡)。作为信息存储技术的起点,它标志着机械化数据处理的开端,为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或技术规格,可参考来源网页(如、5、9)中的完整内容。
比较法制史比色管不正当的辱骂垂体机能不全性肥胖症存根收据电冶金二乙酰酚靛红分类广告分配语句浮子液面计焊接件货物安全险结构精修进货簿急速反应抗交感素拉关系立场裂化焦油沥青底漆透层楼阁轻舟上行色层分析法善用右手的舍恩拜因氏反应数量性肥大苏打薄荷溶液苏门树脂脑酸铁苏木精染剂威-瓦-黑三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