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punched card
stiletto
【計】 slotting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醫】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打孔卡(Punched Card/Punch Card)是一種早期數據存儲介質,由硬紙闆制成,通過特定位置的方形或圓形孔洞編碼信息。其标準英文術語為"Hollerith Card"(得名于發明者赫爾曼·何樂禮)或"IBM Card"(因IBM公司推廣普及得名)。
技術特征:
每張卡片通常包含80列×12行的矩陣布局,每個孔位代表一個二進制信號。編碼系統采用霍列瑞斯編碼(Hollerith Code),通過不同列和行位置的組合表示字母、數字及特殊符號。工業級卡片尺寸為187×82毫米,采用高密度纖維紙闆确保耐久性。
曆史沿革:
該技術起源于1725年法國紡織業的提花織機控制裝置,1890年由美國統計學家赫爾曼·何樂禮改良并應用于人口普查數據處理,處理效率較人工提升8倍。1928年IBM推出80列标準化格式,成為計算機前時代最主要的數據存儲載體,直至20世紀70年代被磁帶取代。
應用領域:
現存遺産:
(注:參考來源包括IBM曆史檔案館、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數字館藏、IEEE技術标準文檔)
打孔卡(又稱穿孔卡、霍列瑞斯式卡或IBM卡)是一種通過特定位置打孔來記錄信息的紙質存儲介質。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打孔卡通過在紙闆預設位置打孔或留空,用二進制方式(孔代表1,未打孔代表0)編碼數據。每張卡片通常劃分為多行多列,例如IBM标準卡為12行×80列。這種編碼方式可表示數字、字母或符號,是早期機械和電子計算機的主要輸入媒介。
20世紀70年代後,打孔卡逐漸被磁帶、磁盤取代,但其設計理念影響了現代光學标記識别(如答題卡)。作為信息存儲技術的起點,它标志着機械化數據處理的開端,為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或技術規格,可參考來源網頁(如、5、9)中的完整内容。
不以為然操作控制測試生成産生葡萄糖的車馬挽具用背皮錘狀趾蔥屬雕刻東茛菪甙原短期調度多過程控制器符號語言學呼吸間斷積分吸附熱肯塔基沙門氏菌跨步反射擴展異例魔線内部審計屏面號日場事前估計值食欲減退水當量水牛體型舒縮注射器梳妝台布脫銷位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