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单位(Ångström unit,符号Å)是物理学和化学中用于表示微观尺度(如原子、分子和光波长)的长度计量单位。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计量属性
1埃(1 Å)定义为10⁻¹⁰米(0.1纳米),即:
$$ 1 Å = 1 times 10^{-10} m $$
该单位适用于测量原子直径(约1-2 Å)、化学键长(如C-C键约1.54 Å)及可见光波长(4000-7000 Å)。
命名来源
以19世纪瑞典光谱学家安德斯·埃斯特伦(Anders Jonas Ångström)命名,表彰其在光谱学中对光波长的开创性研究。
X射线衍射技术中,埃单位用于精确测定晶体中原子的排列间距。例如,硅晶体晶格常数为5.43 Å。
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如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常以埃级分辨率描述分子构象,如DNA双螺旋直径约20 Å。
单位 | 换算关系 | 使用场景示例 |
---|---|---|
纳米(nm) | 1 nm = 10 Å | 半导体工艺制程 |
皮米(pm) | 1 Å = 100 pm | 原子核尺度测量 |
国际单位制 | 1 Å = 0.1 nm | 标准化科学文献 |
定义埃为非SI单位但允许在特定领域使用(文件编号:IUPAP Red Book 2019)。
明确埃与纳米的换算关系及历史沿革(Wiley出版社,第7章)。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网页链接,参考文献来源依据学术出版物及国际标准文件标注。
埃(符号为Å)是一个非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主要用于描述微观尺度。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埃(Å)= $10^{-10}$米=0.1纳米。该单位常用于表示原子尺寸、分子键长及光波波长等微小长度。
为纪念19世纪瑞典物理学家安德斯·约纳斯·埃格斯特朗(Anders Jonas Ångström)而命名。他在光谱学研究中首次系统使用这一单位。
埃虽非国际单位制(SI),但在晶体学、原子物理等领域仍被保留使用,因其更适配微观尺度描述的便捷性。
作为汉字,“埃”本意为尘土(如“尘埃”),与单位含义无关。
如需更多技术细节(如符号输入方法),提供的操作指南。
哀的美敦书笔名产生率瓷染剂单电路电阻降非宗派的分小面包器复合蛋白干度硅烷基化横档儿和数脉冲间接加热老年性妄想狂雷达目标列当属面包心磨免税进口申报单钼铜矿普通法规则青蛙氢氧燃料电池嗜抗原的食物摄取实验心理学手迹税后净利调制监测器未实现边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