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电阻熔接英文解释翻译、对头电阻熔接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机】 butt resistance welding
分词翻译:
对头的英语翻译:
【机】 butt
电阻熔接的英语翻译:
【机】 electric resistance welding; resistance welding
专业解析
对头电阻熔接 (Duìtóu Diànzǔ Róngjiē)
在汉英词典及焊接专业领域,“对头电阻熔接”对应的标准英文术语是Resistance Butt Welding。
详细解释:
这是一种固态电阻焊接工艺。其核心原理是将两个待连接的金属工件(通常是棒材、线材、管材或板材的端部)以端面对端面(即“对头”)的方式紧密接触,置于焊接机的两个电极之间。焊接时:
- 施加压力: 电极向工件施加轴向预压紧力,确保端面良好接触。
- 通入电流: 通过电极向工件通入强大的焊接电流。电流流经两工件接触的端面。
- 电阻生热: 电流在流经工件自身电阻以及两工件接触面处的接触电阻时,根据焦耳定律($Q = I R t$)产生大量的焦耳热(电阻热)。
- 端面加热与熔化: 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接触面及其附近区域,将该区域的金属加热至塑性状态或熔化状态。
- 顶锻连接: 在加热末期或断电瞬间,施加更大的顶锻压力。在压力和热量的共同作用下,两工件的端部发生塑性变形和相互扩散,熔融金属(如果存在)被挤出形成飞边,最终在接触面处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焊缝。
关键特征:
- 对接形式: 工件以端面对接,区别于搭接电阻焊。
- 电阻热源: 主要依靠电流通过工件电阻(特别是接触电阻)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
- 压力作用: 压力在焊接过程中至关重要,用于初始接触、维持导电通路、促进塑性变形和挤出杂质。
- 固态连接为主: 理想状态下,焊接区金属达到塑性状态,通过塑性变形和扩散实现连接,熔化的金属量通常较少且会被挤出。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材料和参数,也可能出现局部熔化。
应用:
该工艺广泛应用于连接具有恒定横截面的金属材料,例如:
- 钢筋、棒材、线材的连接(如建筑钢筋、链条)。
- 管材的端部连接。
- 板材边缘的拼接(需特殊设备)。
- 车轮轮辋、刃具、钻杆、锚链等环形或长条形部件的制造。
权威参考来源:
- 美国焊接学会 (American Welding Society - AWS): AWS 标准 A3.0M/A3.0:2020 Standard Welding Terms and Definitions 对 Resistance Butt Welding 有明确定义,是国际焊接领域的权威标准之一。 [来源:AWS A3.0M/A3.0:2020 标准文档]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 ISO 857-1:1998 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 — Vocabulary — Part 1: Metal welding processes 同样定义了电阻对焊 (Resistance butt welding) 工艺。 [来源:ISO 857-1:1998 标准文档]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 在《焊接词典》或相关国家标准(如 GB/T 3375 《焊接术语》)中,“对头焊”或“电阻对焊”即指 Resistance Butt Welding,并详细描述了其过程。 [来源: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对头电阻熔接”是一个结合了工艺方法和物理原理的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将两个金属工件以“对头”(端面对接)的方式加热至熔融状态,随后冷却形成连接的工艺。其核心是利用电流通过接触面时产生的电阻热实现熔接。
2. 关键组成
- 对头:指工件端面直接接触的对接方式,区别于搭接或角接。
- 电阻熔接:通过电流流经金属接触面时的高电阻(公式:$Q=IRt$,其中$Q$为热量,$I$为电流,$R$为电阻,$t$为时间),产生高温使金属熔化。
3. 应用场景
常见于金属管材、线材的端部连接,例如电力行业导线焊接或机械制造中金属部件的无缝对接。
说明:该术语未在常规词典中单独收录,但根据“熔接”的定义和工程实践可推导其含义。如需进一步技术细节(如设备参数),建议参考专业焊接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色链丝菌成组编码记录初步教育放射率计放线菌丝体的翻悔法庭公文冈比亚甘露糖纤维素共轭时间固定脂过程间流程分析骨样心缓聚作用较流保护价值额肌层机场交货机械损耗卡诺原理空气幕脉动的抑制飘扬齐墩果油期货汇率区域保密表人参糖苷散装货集装箱瞬时即变的土兵伤军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