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rous membrane
多孔膜(duō kǒng mó)指具有大量微孔结构的薄膜材料,其英文术语为porous membrane。该词由“多孔”(porous,意为多个孔隙)和“膜”(membrane,指薄层材料)构成,强调材料内部存在贯通或非贯通的微孔通道,允许特定物质(如气体、液体、离子)选择性透过,同时阻隔其他成分。
结构特性
多孔膜的孔径范围通常为纳米至微米级(0.1 nm–10 μm),孔隙率(孔隙体积占比)可达 30%–90%。其分离性能取决于孔径分布、孔隙形态(如圆柱形、狭缝形)及表面化学性质。来源:《膜科学技术术语》(GB/T 20103-2006)。
分离机制
基于筛分效应、吸附作用或电荷相互作用,实现分子级别的选择性分离。例如:
来源: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分离过程术语》。
多孔膜是“含有大量孔隙,允许流体或微粒选择性透过的薄膜材料”。来源:《材料科学大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A porous membrane is a barrier with controlled pore sizes that permits selective transport of substances based on size exclusion or affinity." 来源:Springer《膜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Membra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文 | 英文 | 学科领域 |
---|---|---|
多孔陶瓷膜 | Porous ceramic membrane | 材料工程 |
纳米多孔膜 | Nanoporous membrane | 纳米技术 |
对称/非对称多孔膜 | Symmetric/asymmetric membrane | 膜分离工程 |
多孔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孔隙结构的分离膜,主要用于过滤、分离等过程。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多孔膜指每平方厘米含有一千万至一亿个孔,孔隙率占总体积70%~80%,孔径均匀分布在0.02~20μm之间的薄膜。其核心特征是通过表面孔径差异实现分离功能,例如专利中提到“第一方表面孔径指数(最外表面孔径/第2外表面孔径)需≥2.5”,以平衡透水性和过滤性能。
根据孔径大小,多孔膜可分为:
多孔膜与致密膜的主要区别在于孔隙结构,后者无连续孔道,依赖溶解扩散机制分离物质。目前该技术暂未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
如需更专业的技术参数,可参考专利文献或膜分离行业标准。
巴巴苏仁油保持油层压力贝斯聪诺夫试剂标题信息不标准的不正中醋酯纤维法弹跳杆多字节的非均相系统共加溶公民财产孩童时期间隔转移碱敏感指示剂建设费用接种性破伤风颈动脉窦性晕厥亢奋的脉波学茂果内侧结节铺陈切石机食团送风能力碳来源通用文件阅读器韦尼克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