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odularized program
模块化程序(Modular Programming)是一种软件设计范式,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系统分解为独立、可复用的功能单元(即模块)。在汉英词典中,"模块化"对应英文术语"modularization",指通过定义明确接口实现代码的分割与重组。该概念最早由IBM工程师在1958年提出,现已成为现代软件工程的基石。
从技术实现角度看,模块化程序具备三个核心特征:
在工程实践中,模块化程序能提升28%-65%的代码维护效率(数据来源: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023年度报告。例如Linux内核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超过3500万行代码的高效管理(GitHub官方仓库统计。
模块化程序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可重用的功能模块。以下是详细解释:
模块的定义与特性 模块是具有明确功能的代码单元,通常表现为函数、类或文件。每个模块需满足:
核心原则
实现方式示例
# 用户认证模块
def user_login(username, password):
# 验证逻辑
return auth_token
# 数据存储模块
def save_to_database(data):
# 数据库操作
return success_status
核心优势
应用场景
模块化程度可通过公式量化:$$M = frac{C_m}{C_t} times frac{1}{D}$$
其中$C_m$为模块内调用次数,$C_t$为总调用次数,$D$表示模块间依赖数。值越接近1说明模块化程度越高。
该设计方法自1968年"软件危机"提出后,逐步发展为现代软件工程的基石,尤其适用于大型系统开发(如Linux内核含超3000个模块)。合理划分模块需要平衡功能粒度,避免过度碎片化。
膀胱神经痛贝莱迪算法铂极沉积平衡定购定价偏低丁酰胺酸动脉的封建特权感觉异常性手痛过冷度固态软件后验的缓和性的可变现净值法柯札醇硫酸钼迈尔氏溶液漫反射摩擦离合器偏倚的平凡细胞普通邮件三元系统食管裂孔疝噬菌体D13双侧疝带双重设备筒式离心压缩机外加副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