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切开术英文解释翻译、迷路切开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abyrinthotomy
分词翻译:
迷路的英语翻译:
get lost; labyrinth; lose one's way; maverick; straggle; stray; wander
【医】 labyrinth; labyrinthus; maze
切开的英语翻译:
carve; dissection; excide; slice from; slice off; slit; split; sunder
【医】 diaeresis; ***resis; discission; incisio; incision; open; sectio
section
术的英语翻译:
art; method; skill
【医】 technic; technique
专业解析
迷路切开术 (Labyrinthotomy) 指一种通过手术切开内耳迷路结构的外科操作。它主要用于治疗特定内耳疾病或作为某些复杂手术的组成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概念与定义
- “迷路” (Lǐlù - Labyrinth): 解剖学上指内耳中充满液体的复杂骨性和膜性管道系统,负责听觉(耳蜗部分)和平衡觉(前庭和半规管部分)。其结构精密复杂,如同迷宫,故称“迷路”。
- “切开术” (Qiēkāishù - -otomy): 外科术语,指通过切割或切开组织进行的手术操作。
- “迷路切开术” (Mílù Qiēkāishù - Labyrinthotomy): 因此,该术语字面意思即为“切开迷路的手术”。在医学实践中,它特指有目的地切开内耳骨迷路或膜迷路结构的手术步骤。这通常是为了引流内耳积液(如内淋巴)、减轻压力、创建瘘管或作为到达内听道等更深结构的手术入路的一部分。
二、 主要目的与适应症
历史上或特定情况下,迷路切开术可能用于:
- 内淋巴囊手术的一部分: 在治疗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的内淋巴囊减压术中,有时需要切开(磨开)覆盖内淋巴囊的骨质(即部分迷路骨质),以暴露和切开内淋巴囊本身进行引流或分流。
- 迷路瘘管修补: 当存在病理性迷路瘘管(如胆脂瘤侵蚀所致)时,手术中可能需要切开并探查瘘管周围区域以进行修补。
- 特定感染或积液引流: 在极少数严重的、药物无法控制的内耳感染(如化脓性迷路炎)或顽固性内淋巴积水病例中,可能考虑切开引流。
- 前庭神经切断术入路: 在某些经迷路入路(Translabyrinthine Approach)手术中(如听神经瘤切除),切开并移除部分迷路结构是到达内听道和桥小脑角的必要步骤。虽然主要目的是切除肿瘤,但该过程本身包含了广泛的迷路切开。
三、 手术操作要点 (一般性描述)
- 入路: 通常通过耳后切口,进行乳突切除术(Mastoidectomy),暴露乳突腔及相关的颞骨结构。
- 定位: 在手术显微镜下,识别内耳的关键骨性标志,如外半规管凸、面神经管等。
- 切开/磨开: 使用精细的骨钻(如金刚石钻头)小心地磨除覆盖目标迷路结构(如半规管、前庭)的骨质。此步骤需极其精细,避免损伤内耳膜迷路(若需保留听力则尤为重要)及邻近的面神经。
- 膜迷路处理: 根据手术目的,可能进一步切开膜迷路(如球囊造瘘术 Saccotomy,虽较少单独进行)或进行引流、减压等操作。
- 关闭: 完成目标操作后,术腔通常用脂肪或筋膜组织填塞,逐层关闭切口。
四、 重要风险与注意事项
- 听力丧失: 这是最主要的风险。迷路切开术通常会导致手术侧耳的功能性听力完全丧失,因为手术直接破坏了负责听觉的耳蜗结构和/或前庭器官。因此,该手术通常仅适用于患耳已无实用听力或听力损失非常严重且无法保留的情况。
- 前庭功能障碍: 破坏前庭器官会导致术后眩晕、平衡障碍,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数周至数月)进行前庭代偿。
- 面神经损伤: 面神经走行于内耳结构附近,手术操作有损伤风险,可能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瘫。
- 脑脊液漏: 内耳结构与颅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手术可能导致脑脊液漏。
- 现代替代方案: 随着医学发展,许多曾经可能需要迷路切开的情况,现在有更保守或保留听力的方法(如鼓室内注射、选择性前庭神经切断等)。
五、 汉英词典释义核心
在汉英医学词典中,“迷路切开术”通常直译为Labyrinthotomy。其核心释义可概括为:
Labyrinthotomy: A surgical procedure involving incision or opening into the labyrinth of the inner ear, typically resulting in loss of auditory and vestibular function in the operated ear. It may be performed for drainage, decompression, or as part of approaches to deeper structures like the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参考资料来源:
- Cummings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权威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科书)
- Jackler, R. K., & Brackmann, D. E. (Eds.). Neurotology (神经耳科学专著)
- 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AAO-HNS) Guidelines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临床指南)
- Glasscock-Shambaugh Surgery of the Ear (经典耳外科手术学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
迷路切开术(Labyrinthotomie)是一种针对内耳迷路结构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内耳疾病引发的眩晕等症状。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的关键信息解释:
1.基本定义
- 迷路切开术指通过手术切开内耳迷路结构(如半规管、前庭等),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术语源自法语词汇"labyrinthotomie",直译为“迷路切开”。
2.适应症
- 主要适用于药物无法控制的眩晕患者,尤其是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引发的严重眩晕,且伴随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如听阈高于60dB)。
3.手术方法与注意事项
- 解剖定位:手术需精准处理半规管等结构。例如,外半规管壶腹位于前庭窗上方,前半规管壶腹靠近颅中窝硬脑膜,操作时需避免损伤。
- 操作要点:
- 切开前庭时需保护球囊隐窝,防止骨板穿破导致脑脊液漏。
- 耳蜗处理中需保留蜗轴,避免内听道口暴露引发脑脊液漏。
- 目标: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及前庭感觉上皮,以消除眩晕并防止颅内感染扩散。
4.与其他术式的区别
- 迷路切除术:更彻底地切除迷路结构,适用于听力已严重丧失的患者。
- 化学迷路切断术:通过药物(如庆大霉素)破坏前庭功能,属于非手术疗法。
5.风险与术后
- 可能并发症包括面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需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
- 术后前庭功能代偿速度与病变清除程度相关,越彻底则恢复越快。
如需更详细的手术步骤或适应症评估,可参考专业医学文献或咨询耳鼻喉科医生。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暗中的不完整错位大气候大资本家碘吡啦啥麸皮状的骨肥大痣红锑镍矿基本分区结晶改变作用鲸巨型按蚊贝氏变种矿质亚麻油冷媒节流孔板利用不能的面向文件的程序设计明理的破产中债务的解除羌活桥二氧全局锁软烤瓷饼软盘自动异控器三角肌反射丝氨酸磷脂拖带费外胎冠弯腰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