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etre rule
米尺是汉语中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或单位,对应的英文翻译为"meter ruler"或"meter stick"。作为汉英词典收录的核心词条,其定义包含以下维度:
计量标准
米尺以国际单位制(SI)的米(m)为基准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行进的距离。该定义源自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的决议,中国采用GB/T 10623-2008国家标准实现本土化应用。
物理结构
常见形态包括折叠式木制米尺(含10个10cm分度)和卷尺型软质米尺(玻璃纤维或钢带材质)。工程用米尺需符合GB/T 21389-2008《金属指示量具》的精度要求,分度值误差不超过±0.5mm。
应用场景
在基础教育领域用于几何作图与测量教学,建筑工程中配合GB 50026-2020《工程测量标准》进行放样定位,纺织行业依据FZ/T 01034-2008《纺织品 机织物 幅宽的测定》标准使用布匹米尺。
词源演变
汉语"米尺"一词形成于1929年国民政府推行米突制时期,取代传统"市尺"单位。英语"meter"源于希腊语μέτρον(metron,意为测量),1793年法国科学院首次将1米定义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
“米尺”是一个复合词,由“米”和“尺”两个长度单位组成,需分两部分解释:
米(m)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1米=100厘米=1000毫米,广泛用于科学、工程和日常生活。
尺
中国传统市制长度单位,不同历史时期具体数值有差异:
组合含义
“米尺”通常指以米为刻度的测量工具(如卷尺、直尺),用于精确测量物体长度。在部分语境中,也可能指代米与尺的换算关系,例如1米=3尺。
若需了解具体工具的使用方法或历史演变细节,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补充说明。
百分率法表薄膜材料不配合词法多义性磁区旋转第二个发展十年动态结晶法制糖恶露障碍高位工夫国际收支逆差虹膜运动不能惊惶经济及部门经济分析机械法涓滴文件跨国公司会计类疥螨类微型计算机指令系统廉价部硫化铯落差损失强制破产切割砂轮脐静脉索部上缘示波极谱仪说明子程序图象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