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内酯英文解释翻译、马桑内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oriamyrtin
分词翻译:
马的英语翻译: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医】 hippo-
桑的英语翻译:
【医】 Morus alba L.
内酯的英语翻译:
【化】 inner ester; internal ester; internal ether; lactone
【医】 lactone
专业解析
马桑内酯(Coriamyrtin)是一种从马桑科植物(如马桑 Coriaria spp.)中提取的剧毒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它在汉英词典中的对应英文名称为Coriamyrtin。
化学性质与结构
马桑内酯属于倍半萜内酯,分子式为 C15H18O5,具有高度氧化的五元内酯环结构。其化学结构特征与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相似,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毒素。
药理与毒性作用
-
神经毒性机制
马桑内酯通过拮抗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抑制 GABA 介导的神经抑制作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中毒症状包括阵挛性惊厥、强直性痉挛,严重时可致呼吸衰竭死亡。
-
中毒临床表现
误食含马桑内酯的植物(如马桑果)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儿童中毒死亡率较高。
来源与分布
主要存在于马桑属植物(如 Coriaria sinica、Coriaria japonica)的果实、叶片及根皮中。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常见野生马桑,民间曾误作中药材使用,但因毒性极强已被禁用。
研究与应用
- 神经科学研究:作为 GABA 受体拮抗剂,用于癫痫模型诱导及神经递质机制研究。
- 毒性警示:公共卫生领域强调其作为植物源性毒物的防控重要性,尤其针对儿童误食案例。
权威参考文献
- 《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对马桑及马桑内酯的毒性有详细记载。
- 《中药毒性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收录马桑内酯中毒机制与急救方案。
- PubMed 研究文献:如 "Coriamyrtin: a potent neurotoxin from Coriaria species"(Journal of Natural Toxins)解析其作用机制。
注:因马桑内酯毒性剧烈,严禁未经许可的药用或食用。中毒需立即就医,临床急救以控制惊厥、维持呼吸为核心。
网络扩展解释
马桑内酯是一种从马桑属植物及其寄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和显著的生物活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特性:
1.化学特性
- 分子结构:属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子式为$text{C}{15}text{H}{18}text{O}_5$,分子量约278.3。其化学名称为“Spiro[2,5-methano-7H-oxirenocyclopent[1,2-d]oxepin-7,2'-oxiran]-3(2H)-one,hexahydro-1b-hydroxy-6a-methyl-8-(1-methylethenyl)”。
- 理化性质:呈单斜棱柱结晶,熔点229-230℃,味苦,微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热乙醇及乙醚。
2.来源与提取
- 主要存在于马桑(Coriaria thymifolia)的果实、茎叶及寄生植物(如桑寄生)中。通过丙酮研磨、氯仿萃取及凝胶色谱技术可分离出活性成分。
3.药理作用与毒性
- 中枢兴奋作用:类似印防己毒素,但起效更快、毒性更强,可引发动物癫痫样惊厥,临床因毒性高未被采用。
- 抗癌活性:实验显示马桑毒素A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尚未开发为药物。
- 毒性机制:误食后迅速吸收,导致肝、肾、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严重可致死。
4.应用与注意事项
- 传统外用:马桑植物煎煮液可外敷缓解烫伤、跌打损伤,但需专业人员指导。
- 安全警示:果实毒性最强,误食可能昏迷或惊厥,需严格避免内服。
马桑内酯既是研究神经药理的工具,也是潜在天然毒素。其双重性质体现了天然产物的复杂性,相关研究需在严格管控下进行。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苯并异┭唑甲醛带状粪淡色地电记波照片雕像的丁二酸氧化酶队列管理房产管理津贴钙样的干式印刷器焊接操作工艺性会计估价的变更甲萘威近亲通婚金属异物探测器立构规整度离心浇铸粒状过滤介质绵马油皮质甾酮钋Po浅黄色企业界巨头三氯乳酸设计上的问题生存者神经架桥法势井水泥板酸式醋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