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桑内酯英文解釋翻譯、馬桑内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riamyrtin
分詞翻譯:
馬的英語翻譯:
equine; gee; horse; horseflesh; neddy; steed
【醫】 hippo-
桑的英語翻譯:
【醫】 Morus alba L.
内酯的英語翻譯:
【化】 inner ester; internal ester; internal ether; lactone
【醫】 lactone
專業解析
馬桑内酯(Coriamyrtin)是一種從馬桑科植物(如馬桑 Coriaria spp.)中提取的劇毒倍半萜内酯類化合物。它在漢英詞典中的對應英文名稱為Coriamyrtin。
化學性質與結構
馬桑内酯屬于倍半萜内酯,分子式為 C15H18O5,具有高度氧化的五元内酯環結構。其化學結構特征與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相似,均屬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毒素。
藥理與毒性作用
-
神經毒性機制
馬桑内酯通過拮抗 γ-氨基丁酸(GABA)受體,抑制 GABA 介導的神經抑制作用,導緻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中毒症狀包括陣攣性驚厥、強直性痙攣,嚴重時可緻呼吸衰竭死亡。
-
中毒臨床表現
誤食含馬桑内酯的植物(如馬桑果)後,30分鐘至3小時内出現惡心、嘔吐、抽搐、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兒童中毒死亡率較高。
來源與分布
主要存在于馬桑屬植物(如 Coriaria sinica、Coriaria japonica)的果實、葉片及根皮中。中國西南、西北地區常見野生馬桑,民間曾誤作中藥材使用,但因毒性極強已被禁用。
研究與應用
- 神經科學研究:作為 GABA 受體拮抗劑,用于癫痫模型誘導及神經遞質機制研究。
- 毒性警示:公共衛生領域強調其作為植物源性毒物的防控重要性,尤其針對兒童誤食案例。
權威參考文獻
- 《中華本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對馬桑及馬桑内酯的毒性有詳細記載。
- 《中藥毒性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收錄馬桑内酯中毒機制與急救方案。
- PubMed 研究文獻:如 "Coriamyrtin: a potent neurotoxin from Coriaria species"(Journal of Natural Toxins)解析其作用機制。
注:因馬桑内酯毒性劇烈,嚴禁未經許可的藥用或食用。中毒需立即就醫,臨床急救以控制驚厥、維持呼吸為核心。
網絡擴展解釋
馬桑内酯是一種從馬桑屬植物及其寄生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複雜的化學結構和顯著的生物活性。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特性:
1.化學特性
- 分子結構:屬于倍半萜内酯類化合物,分子式為$text{C}{15}text{H}{18}text{O}_5$,分子量約278.3。其化學名稱為“Spiro[2,5-methano-7H-oxirenocyclopent[1,2-d]oxepin-7,2'-oxiran]-3(2H)-one,hexahydro-1b-hydroxy-6a-methyl-8-(1-methylethenyl)”。
- 理化性質:呈單斜棱柱結晶,熔點229-230℃,味苦,微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熱乙醇及乙醚。
2.來源與提取
- 主要存在于馬桑(Coriaria thymifolia)的果實、莖葉及寄生植物(如桑寄生)中。通過丙酮研磨、氯仿萃取及凝膠色譜技術可分離出活性成分。
3.藥理作用與毒性
- 中樞興奮作用:類似印防己毒素,但起效更快、毒性更強,可引發動物癫痫樣驚厥,臨床因毒性高未被采用。
- 抗癌活性:實驗顯示馬桑毒素A對癌細胞有抑制作用,但尚未開發為藥物。
- 毒性機制:誤食後迅速吸收,導緻肝、腎、心肌損傷及細胞凋亡,嚴重可緻死。
4.應用與注意事項
- 傳統外用:馬桑植物煎煮液可外敷緩解燙傷、跌打損傷,但需專業人員指導。
- 安全警示:果實毒性最強,誤食可能昏迷或驚厥,需嚴格避免内服。
馬桑内酯既是研究神經藥理的工具,也是潛在天然毒素。其雙重性質體現了天然産物的複雜性,相關研究需在嚴格管控下進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