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息肉(Nasal Polyps)的汉英词典解析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引起的良性增生组织,对应英文术语为"nasal polyp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其病理特征为黏膜下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腺体扩张。该术语在《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中标注为"非肿瘤性黏膜赘生物",强调其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免疫反应的关联性(Merriam-Webster Medical Dictionary, 2023)。
在解剖学层面,鼻息肉多发生于中鼻道及筛窦区域,呈现半透明或灰白色葡萄状结构。美国耳鼻喉科学会临床指南指出,其形成机制涉及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Th2型免疫反应,常伴随IL-5、IL-13等细胞因子异常分泌(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 2024)。
诊断标准包含前鼻镜检查、鼻内窥镜成像及CT扫描,需与鼻腔肿瘤、脑膜脑膨出等疾病鉴别。《英国医学期刊》强调糖皮质激素鼻腔喷雾为一线治疗方案,重症病例可考虑功能性内镜手术(BMJ Best Practice, 2025)。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因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良性增生组织,具体解释如下: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表面突出的炎性组织团块,呈灰白色、粉红色或半透明荔枝肉样外观。其形成主要与慢性炎症(如细菌/病毒感染)和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有关。长期刺激导致黏膜水肿、血管扩张及组织间隙扩张,最终因重力作用下垂形成息肉。
组织学表现为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扩张但无神经支配。过敏反应性息肉常见于中鼻道,而感染性息肉多与鼻窦炎相关。
好发于成年人,儿童罕见。合并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者风险更高。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医学来源,完整内容可参考、4、5、6、12等)
草莓属防爆电缆非类苯芳香烃化合物风速计弗朗鼠李弓型原虫脑脊髓炎共用通讯录观念性代谢的横街后主静脉奸恶检视焦卟啉角质层分离假性延髓麻痹基准的炉内检视孔米切尔利希氏试验幂群计数定理配线图胼胝体变性朴漆冲淡剂气力扬升泵熔铁炉鼓风机声名狼籍的人生殖股神经退避三舍外界引诱微量比色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