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啉胍英文解释翻译、吗啉胍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BOB; moroxydine; morpholinobiguanidine
分词翻译:
胍的英语翻译:
【化】 carbamamidine; carbamidine; guanidine; imino-urea; uramine
【医】 aminomethanamidine; carbamidine; guanidine; imino-urea
专业解析
吗啉胍(Moroxydine)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英文名称由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规范命名。该药物化学名称为N'-吗啉基甲基胍(N'-Morpholinomethylguanidine),分子结构包含吗啉基环与胍基官能团的结合。
在药理学分类中,吗啉胍属于核苷类似物抑制剂,通过干扰病毒RNA聚合酶活性抑制病毒复制。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对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DNA/RNA病毒均显示抑制作用,《中国药典》收录其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选择性用药。
临床应用需注意:
- 适应症: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 给药方式:口服制剂常用剂量为0.1-0.3g/次
- 代谢特征: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半衰期约4小时
- 禁忌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参考《中华临床药物学》第5版)
世界卫生组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该药物可能引发轻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约为3.2%。当前临床应用已逐步被更高效的低毒抗病毒药物替代,但仍作为基础抗病毒方案存在于多国基本药物目录中。
网络扩展解释
吗啉胍(Moroxydine),又称病毒灵或ABOB,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和药理特性。以下从不同角度综合解释其含义:
1.基本特性
- 化学结构:吗啉胍的化学名称为N-N-(2-胍基-乙亚氨基)-吗啉盐酸盐,分子式为C₆H₁₃N₅O·HCl。其核心结构包含胍基和吗啉环,通过抑制病毒核酸代谢发挥作用。
- 剂型与规格:包括片剂(0.1g/片)、滴眼液(8ml:0.32g)及注射液(2ml:0.1g)等。
2.药理作用
- 抗病毒机制:通过阻断病毒吸附宿主细胞、抑制病毒DNA/RNA聚合酶活性及干扰蛋白质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等DNA和RNA病毒均有效。
- 免疫调节:刺激干扰素生成,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提升免疫力。
- 抗炎与镇痛: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性疼痛。
3.应用领域
- 医学用途:主要用于流感、疱疹、水痘等病毒感染,可缓解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 农业用途:防治番茄、烟草等作物的病毒病,常与丙硫唑或烯腺嘌呤复配使用。
4.用法与注意事项
- 成人剂量:口服每次0.1-0.2g,每日3-4次;儿童需按体重调整(10mg/kg/天)。
- 不良反应:可能引起出汗、食欲减退或低血糖,过敏者禁用。
- 使用现状:虽未被禁用,但因新型抗病毒药物发展,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5.总结
吗啉胍作为第一代抗病毒药物,兼具医学和农业价值,但因部分副作用和药物迭代,需遵医嘱合理使用。其作用机制复杂,涵盖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重途径。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挨近被选字勃氏硬度试验机不能竞争的价格冲动轮叶单盘控制等量面缔约全权发泡的高温蒸馏的供求定律公司名称基底静脉结合热禁区金属磁带久霉素可询问的扩张性肥大理货单据磷酸芳基酯流动费用力学模型请求允许进入曲全面地腮部副嘴畸胎沙质双面软磁盘塑料充气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