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ewis base
Louis
alkali; soda
【化】 alkali; base
路易斯碱是指能够提供孤对电子(lone pair of electrons)给其他原子、离子或分子形成配位键的化学物质。该概念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Gilbert N. Lewis)于1923年提出,用于扩展酸碱理论。在汉英词典中,其对应英文术语为"Lewis base",中文标准译名为路易斯碱(Lùyìsī Jiǎn)。
电子对供体(Electron Pair Donor)
路易斯碱的本质是提供电子对的物质,例如氨(NH₃)中的氮原子、水(H₂O)中的氧原子均含孤对电子,可作路易斯碱。
反应示例:
$$ce{NH3 + H+ -> NH4+}$$
氨提供孤对电子与H⁺形成配位键。
与路易斯酸的关系
路易斯碱需与路易斯酸(电子对受体)结合形成加合物(adduct),如:
$$ce{BF3 + :NH3 -> F3B:NH3}$$
三氟化硼(路易斯酸)接受氨(路易斯碱)的电子对。
物质类别示例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定义路易斯碱为"分子或离子通过提供电子对与路易斯酸形成配位键" 的物质 。
《无机化学》(格林伍德著)
强调路易斯碱的电子供体特性,并指出其广泛涵盖传统碱(如OH⁻)及非质子物质(如醚类)。
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命名原则》
明确中文术语"路易斯碱"为规范译名,强调其在配位化学中的核心作用。
注:以上引用来源链接经校验有效(截至2025年),可直接访问权威定义及扩展内容。
路易斯碱是酸碱电子理论中定义的碱,指能够提供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这一概念由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于1923年提出,扩展了传统酸碱理论的范畴。
电子给予体
路易斯碱通过孤对电子或π电子与路易斯酸(电子接受体)结合,形成配位共价键。例如:NH₃中的氮原子、H₂O中的氧原子均含有孤对电子,可作为路易斯碱。
与阿累尼乌斯碱的区别
传统阿累尼乌斯碱需在水中释放OH⁻,而路易斯碱不依赖溶剂环境,只要具备提供电子对的能力即可。
化学性质
路易斯酸碱反应可表示为:
$$
text{酸(电子对受体)} + text{碱(电子对供体)} rightarrow text{酸碱加合物}
$$
例如:BF₃(酸)与NH₃(碱)反应生成BF₃·NH₃。
该理论将酸碱概念推广至非质子体系,解释了配位化学、催化反应等广泛现象。
安全泄液抱合苄氧羰合成表格管理程序部门贡献车轴状的磁盘实用程序打印机共享环境等离子状态定向吸附多汗湿疹弗-沃二氏天门冬素培养基航班行走机构颌外锚基靠不住的考-瓦二氏电路空论的口疮包涵体奎札因绿SS列表结果领前莫尔滴定法恰乔氏腺气体吸收床润滑油管酸水髓质射线同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