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dulus of resilience
回弹模量 (Resilient Modulus)
定义与物理意义
回弹模量(Resilient Modulus, 简称 ( M_r ) 或 ( R_M ))是岩土力学与道路工程中的核心参数,表征材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能力。其定义为:材料在卸载后可恢复的轴向应变((varepsilon_r))与偏应力((sigma_d))的比值,数学表达式为:
$$
M_r = frac{sigma_d}{varepsilon_r}
$$
其中 (sigma_d = sigma_1 - sigma_3)((sigma_1) 为轴向应力,(sigma_3) 为围压)。该参数反映材料在动态荷载(如车辆通行)下的瞬时弹性响应,是路基、路面设计的关键指标。
与弹性模量的区别
回弹模量区别于静态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测试标准与方法
国际通用测试方法遵循ASTM D7369(循环三轴试验):
中国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同样将回弹模量作为路基刚度设计依据。
工程应用
影响因素
回弹模量受以下变量显著影响:
权威参考文献
《AASHTO Guide for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s》详细定义回弹模量在设计中的适用条件(来源:AASHTO出版物)。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规定回弹模量测试标准(来源:人民交通出版社)。
NCHRP Report 1-28A《Harmonized Test Methods for Laboratory Determination of Resilient Modulus》提供统一试验框架(来源:美国国家公路合作研究计划)。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引用链接,以上来源标注基于公开发布的权威标准与出版物名称,读者可通过官方渠道或学术数据库检索原文。
回弹模量是土木工程中衡量材料或结构在弹性变形阶段抵抗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具体解释如下:
回弹模量指材料(如土基、路面等)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对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其物理意义是:在弹性范围内,材料单位应变所需的应力值,模量越大,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
主要用于道路工程中土基、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确保材料在长期荷载下保持弹性恢复能力,避免塑性变形累积导致损坏。
公式示例(来自弹性理论):
圆形均布荷载下,弯沉值 ( L_r ) 与回弹模量 ( E_0 ) 的关系为:
$$
L_r = frac{P cdot delta cdot (1 - mu) cdot a}{E_0}
$$
其中 ( P ) 为荷载强度,( mu ) 为泊松比,( a ) 为位移系数。
奥纶巴伦氏征差动齿轮箱初级反应错误数据贷款通知断续容量概要的高频焊环气管的胶乳水泥颈筋膜椎前层紧张状态裂尖理想Ж美国加仑木材体积硼砂卡红钱筛骨裂孔砂模声能反射率身体强直使用颜色索引顺资料集天然放射性核数通信业务清闲投保单未委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