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黄鸣龙还原英文解释翻译、黄鸣龙还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Huang Min-lon reduction

分词翻译:

黄的英语翻译:

yellow
【医】 flavo-

鸣的英语翻译:

chime; ring; sing; ululate
【机】 ring

龙的英语翻译:

dragon; imperial

还原的英语翻译:

deoxidize; reduction; return to original condition; revivification
【计】 restore; revert
【化】 disoxidation; reduction
【医】 reduce; reduction

专业解析

黄鸣龙还原(Huang-Minlon Reduction)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改良方法,由我国著名化学家黄鸣龙于1946年提出。该反应是对沃尔夫-基希纳还原反应(Wolff-Kishner Reduction) 的重大改进,主要用于将醛类或酮类化合物中的羰基(>C=O)直接还原为亚甲基(>CH₂),从而高效合成饱和烃类化合物。

一、反应原理与核心机制

黄鸣龙还原在碱性条件下(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进行,以高沸点溶剂(如二甘醇或三甘醇)为介质,将醛/酮与肼(N₂H₄)反应生成腙,再通过高温(约200°C)分解腙,释放氮气(N₂)并生成目标烷烃。其核心反应式可表示为:

$$ ce{RR'C=O + N2H4 -> RR'C=NNH2 ->[Δ, KOH] RR'CH2 + N2 ^} $$ (其中R、R'为烷基或氢)

二、对传统方法的突破性改进

原沃尔夫-基希纳法需在无水条件下分步操作且产率较低。黄鸣龙的创新在于:

  1. 一锅法操作:将醛/酮、肼和碱在单一溶剂中直接混合反应,无需分离中间体腙;
  2. 常压高温条件:利用高沸点溶剂实现常压下长时间加热,避免高压设备需求;
  3. 显著提升产率:优化后产率普遍达90%以上,远超原法的40-50%。

三、权威学术定义与引用

根据《有机化学命名原则》(中国化学会)及《化学术语》(科学出版社),该反应被定义为:

"黄鸣龙还原是在碱性介质中,通过水合肼还原羰基为亚甲基的改良方法,适用于对酸敏感的底物。"

——《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权威文献如《Organic Reactions》(John Wiley & Sons)亦将其列为标准还原方法之一,强调其对甾体药物合成的关键作用(详见:美国化学会出版物 ACS Publications)。

四、应用领域与学术价值

该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及药物化学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

黄鸣龙还原因其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适用性广,被写入全球主流有机化学教材(如《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成为现代有机合成的重要工具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黄鸣龙还原法是一种以中国化学家黄鸣龙命名的有机化学反应,主要用于将醛或酮的羰基(C=O)还原为亚甲基(CH₂)。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反应原理与改进

黄鸣龙还原法是对传统Wolff-Kishner反应的改良。原反应需在高温高压或封管中使用无水肼和金属钠,操作危险且耗时长(3-4天)。黄鸣龙的改进包括:

2.反应步骤

  1. 生成腙:醛/酮与肼(NH₂NH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生成腙。
  2. 分解腙:高温(约200℃)回流使腙分解,释放氮气(N₂),羰基还原为亚甲基。

3.化学方程式

$$ text{R}_1text{R}_2text{C=O} + text{NH}_2text{NH}_2 xrightarrow{text{NaOH, 高沸点溶剂}} text{R}_1text{R}_2text{CH}_2 + text{N}_2↑ + text{H}_2text{O} $$

4.意义与影响

5.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药物合成(如甾体激素)和复杂有机分子中羰基的高效还原。

黄鸣龙还原法通过优化试剂和条件,解决了传统方法的高风险与低效问题,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经典反应,彰显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贡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按字符串行处理奥丁半月瓣闭合标称直径肠静脉催化燃烧氮气罐压力装置动脉硬化法律的成熟乏色曼氏反应分段提取关税收入霍格本氏试验减草猛夹套试验压力记录触针进口配额怜悯每百分匹鲁卡品芹菜脑人工价值噻蒽扫壁蒸发器声音输入输出松弛控制特殊吸收外伤性窒息完全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