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动度测量法英文解释翻译、关节动度测量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rthrometry
分词翻译:
关节的英语翻译:
articulation; joint; key links
【医】 arthr-; arthro-; arthron; article; articulatio; articulation
articulationes; articuli; articulus; artus; joint; junctura; syntaxis
动度的英语翻译:
【医】 mobility
测量的英语翻译:
guage; measure; meterage; scale; survey
【化】 measurement
【医】 measurement; mensuration; survey
【经】 calibration; take the gauge of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关节动度测量法(Range of Motion Measurement,简称ROM测量),在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及骨科领域,是指通过标准化方法评估人体关节活动范围(即可活动角度)的技术。其核心目标是量化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为疾病诊断、功能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及疗效监测提供客观依据。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关节动度指关节在解剖学允许的生理或附属运动方向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活动角度。测量法包含:
- 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OM, AROM):个体依靠自身肌肉收缩完成的关节活动范围。
- 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OM, PROM):在外力(如治疗师、器械)辅助下完成的关节活动范围,通常大于AROM,用于评估关节囊、韧带等软组织状态。
- 终末感(End-feel):被动活动至极限时,操作者感受到的组织抵抗性质(如骨性阻挡、软组织牵拉感),对判断限制原因至关重要。
二、常用测量方法与工具
- 通用量角器(Goniometer):最常用工具,由固定臂、活动臂和轴心组成。使用时需严格遵循标准化体位摆放、骨性标志定位及轴心对齐原则。适用于肩、肘、腕、髋、膝、踝等大关节。其测量结果以角度(°)表示。
- 方盘量角器/重力感应量角器(Inclinometer):利用重力原理测量脊柱或肢体节段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尤其适用于脊柱活动度评估。
- 卷尺测量(Tape Measure):用于线性距离测量,如脊柱前屈时指尖到地面的距离,或特定关节活动时两点间距离变化。
- 视觉评估(Visual Estimation):快速筛查方法,但精度较低,多用于初步判断或无法使用工具时。
- 电子/数字化设备:如电子量角器、动作捕捉系统、可穿戴传感器等,提供更高精度和动态活动数据。
三、标准化操作流程与影响因素
- 标准化体位:确保被测者处于特定体位(如仰卧、坐位)以固定近端骨,减少代偿运动。
- 骨性标志定位:准确触诊并标记关节旋转中心及相邻骨性标志,作为量角器放置参考点。
- 轴心对齐:量角器轴心需对准关节旋转中心。
- 固定臂与活动臂对齐:固定臂沿近端骨长轴,活动臂沿远端骨长轴。
-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型、疼痛、肌力、软组织弹性、关节结构完整性、测量者间操作差异等均可能影响结果。因此需进行双侧对比(健侧与患侧)及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可靠性。
四、临床意义与应用
- 诊断依据:关节活动受限是关节炎、韧带损伤、肌腱炎、关节挛缩、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常见体征。
- 功能评估:关节活动度直接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行走、够物)。
- 康复目标设定:量化基线值,设定个性化、可测量的康复目标。
- 疗效监测:定期测量以评估康复干预(如牵伸、关节松动术、运动疗法)的效果。
- 科研与规范制定:为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并参与制定关节活动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权威参考来源:
-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APTA):发布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标准化操作指南与临床实践规范(来源:APTA官方网站临床指南板块)。
-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将关节活动功能作为身体功能层面的重要评估维度(来源:WHO ICF框架文件)。
- 康复医学经典教材:如Kisner & Colby的《Therapeutic Exercise: Foundations and Techniques》,详细阐述ROM测量的原理与技术(来源:相关康复医学教材)。
- 骨科与运动医学权威期刊:如《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JOSPT)》常刊载ROM测量方法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来源:JOSPT等专业期刊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关节活动度测量法(Range of Motion Measurement)是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和灵活性的临床方法,主要用于诊断关节功能障碍或监测康复进展。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定义与原理
- 关节活动度(ROM):指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以角度为单位表示。临床上需区分主动活动度(患者自主活动)和被动活动度(外力辅助活动),两者差异可反映肌肉力量或关节结构问题。
- 中立位0°法:国际通用标准,以关节解剖中立位为0°基准,测量屈曲、伸展、旋转等动作的最大角度。
二、常用测量方法
-
目测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关节活动情况,初步判断异常。例如固定关节并指导患者完成动作,适用于快速筛查,但精确度较低。
-
简单仪器测量
- 量角器:最常用工具,如活铰链刻度尺(0°~180°),需固定铰链于关节旋转中心,测量屈伸角度。
- 皮尺:用于线性测量(如脊柱侧弯),或辅助量角器定位。
-
影像学检查
拍摄X光片或使用CT/MRI,通过软件精确计算角度,适用于复杂病例或科研。
三、标准测量步骤
- 准备:患者取舒适体位(如仰卧/坐位),环境温暖且光线充足,充分暴露待测关节。
- 定位:确定关节旋转中心,放置量角器两端于相邻骨性标志(如股骨大转子和外踝)。
- 测量:缓慢活动关节至最大范围,记录主动和被动ROM值,重复3次取均值。
- 记录:按“中立位→活动方向→角度”格式,例如“膝关节屈曲0°→130°”。
四、注意事项
- 标准化操作:不同关节需遵循特定测量姿势(如膝关节伸直为0°,髋关节屈曲需固定骨盆)。
- 避免误差:同一工具多次使用,操作者需经过培训,减少主观判断影响。
- 禁忌症:急性损伤、炎症或术后早期需谨慎测量被动ROM,以防二次损伤。
五、临床应用示例
- 膝关节:正常屈曲0°~130°,伸直0°,旋转0°~40°(外旋)。
- 肩关节:屈曲0°~180°,外展0°~180°,需注意肩胛骨代偿影响。
通过上述方法,医生可量化评估关节功能,为制定康复计划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按脉胞质素编号差向金霉素传令腹膜腹肌间积水格尔伯特反应固体萃取原料花色甙交错定理胶管椒仁加入苦味金黄抗爆化合物空气压缩机械两性胨疗秃法离题的利息报表炉顶气镁Mg美元区浓碱高位槽葡萄糖醛酸酯青蛙镰虫蛇头草属态势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微波频率